成都,这座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自然风光。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也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今天,就让我带你走进成都,探寻那些陵景点,一起领略这座古都的神秘与美丽。
一、武侯祠
武侯祠,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三国遗迹博物馆。这里供奉着蜀汉丞相诸葛亮,是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景点名称 | 简介 |
---|---|
诸葛亮庙 | 供奉着蜀汉丞相诸葛亮,是三国文化的象征 |
三国遗址博物馆 | 收藏了大量的三国文物,是研究三国文化的重要基地 |
三国文化广场 | 模拟三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可以感受到古代战场的氛围 |
在武侯祠,你可以了解到诸葛亮的一生,感受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里还有许多三国时期的文物,如兵器、陶俑等,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二、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成都的故居。这里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是游客了解杜甫生平和诗歌创作的重要场所。
景点名称 | 简介 |
---|---|
杜甫故居 | 杜甫在成都的故居,展示了杜甫的生活环境和创作背景 |
杜甫纪念馆 | 展示了杜甫的生平事迹和诗歌创作 |
草堂公园 | 环境优美,是游客休闲游览的好去处 |
在杜甫草堂,你可以了解到杜甫的生平事迹,感受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这里还有许多杜甫的诗歌手稿和文物,让人领略到这位伟大诗人的风采。
三、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是道教全真派的重要道观之一。这里建筑古朴,环境幽静,是游客了解道教文化的好去处。
景点名称 | 简介 |
---|---|
太上老君殿 | 供奉着道教创始人太上老君 |
玉皇阁 | 供奉着玉皇大帝 |
三清殿 | 供奉着三清祖师 |
在青羊宫,你可以了解到道教的历史和文化,感受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这里还有许多道教文物和手工艺品,让人流连忘返。
四、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金牛区,是商周时期的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文物,被誉为“古蜀文明的瑰宝”。
景点名称 | 简介 |
---|---|
金沙遗址博物馆 | 展示了金沙遗址出土的文物,是了解古蜀文明的重要窗口 |
金沙遗址公园 | 环境优美,是游客休闲游览的好去处 |
金沙太阳神鸟金箔 | 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被誉为“中华第一鸟” |
在金沙遗址,你可以了解到古蜀文明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古蜀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这里还有许多精美的文物,如太阳神鸟金箔、青铜器等,让人叹为观止。
五、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是成都的历史文化街区,汇聚了众多历史建筑和特色商铺。
景点名称 | 简介 |
---|---|
宽巷子 | 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是成都的历史文化街区 |
窄巷子 | 与宽巷子相邻,同样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
锦里古街 | 与宽窄巷子相邻,是成都最具特色的商业街区 |
在宽窄巷子,你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成都小吃,如麻辣烫、串串香等;还可以购买到各种特色商品,如蜀绣、蜀锦等。这里充满了浓厚的巴蜀文化氛围,让人流连忘返。
成都陵景点众多,每一个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都的神秘与美丽,也可以领略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快来成都,一起探寻这些陵景点吧!
成都十陵是成都市的一个著名景点,拥有许多特色的美景可以欣赏。以下是其中几个值得一提的:
十陵博物馆:这是一座集文物保护、展览、研究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陈列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包括青铜器、陶瓷、书画等,展示了成都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十陵公园: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公园,占地面积广阔,绿树成荫。公园内有湖泊、花坛、假山等景观,还有各种娱乐设施,如游船、儿童乐园等,适合全家人一起游玩。
十陵古镇:这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代水乡小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镇上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如古桥、古宅等,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十陵樱花园:每年春天,这里都会举办盛大的樱花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园内有数千株樱花树,盛开时形成了一片粉色的花海,非常美丽壮观。
十陵石刻艺术园:这是一个以石刻艺术为主题的园区,展示了许多精美的石刻作品。园区内有各种形状的石雕,如动物、人物等,每一件作品都展现了艺术家的才华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成都十陵拥有丰富多样的美景,无论是历史文化遗址还是自然风光,都能让人流连忘返。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人,还是喜欢大自然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景点。
1、武侯祠:
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评选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成都武侯祠现占地15万平方米,由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以及锦里民俗区(锦里)三部分组成,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
2、杜甫草堂: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
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博物馆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年游客量达百万余人次。
3、永陵:
永陵博物馆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907─967年)前蜀国开国皇帝王建(847─918年)的陵墓(2006年前叫做王建墓,后期改名永陵博物馆),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城区的金牛区主干道永陵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国务院公布)。
成都永陵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陵墓,史称“永陵”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发现于1940年,发掘于1942年,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正式对外开放,1990年成立博物馆。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座地上皇陵。
墓内石刻精美绝伦,出土玉器、银器巧夺天工、堪称文物精品。前后蜀灿烂历史文化在承唐启宋进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成都永陵也成为反映中华文明盛世辉煌的重要代表遗存之一。
4、望江楼:
望江楼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望江楼公园内,望江楼公园位于成都市东门外九眼桥锦江南岸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积176.5亩,主要建筑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是明清两代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建起来的。
2006年05月25日,望江楼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5、文殊院: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文殊院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5年——617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资重建庙宇,改称文殊院。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佛教重点寺院之一,中国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集禅林圣迹、园林古建、朝拜观光、宗教修学于一体的佛教圣地。
文殊院占地20余万余平方米,现存建筑乃典型川西平原古建风格,全木质建筑,六重正殿依次正对山门的中轴线上,气势恢宏、巍峨壮观。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武侯祠
百度百科-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百度百科-永陵
百度百科-望江楼
百度百科-文殊院
后宫(汉昭烈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
后寺(汉昭烈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它始于公元223年,当时修建了刘备惠的陵墓。它是唯一一座君臣共祀的寺庙,是最著名的诸葛亮、刘备、蜀汉等英雄的纪念地,也是最具影响力的三国博物馆。
武庙内部结构
1961年,国务院宣布武侯祠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武侯祠被申报为第一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占地15万平方米。由三国文物区(文物区)、西域区(文化体验区)、锦里民俗区(锦里区)三部分组成。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
侯祠是三国时期楚汉相国诸葛亮的祠堂。源于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侯祥。
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积劳成疾,卒于北伐前线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南约20公里),终年54岁。诸葛亮是蜀汉的宰相。生前封为“武乡侯”,死后被蜀汉皇帝刘禅封为“忠武侯”。中国最早的武侯祠位于陕西汉中勉县(勉县),但目前影响最大的是成都的武侯祠。
据公元0755年至79000年的记载,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去世后,他的灵柩被运回成都安葬在这里。按照汉朝的制度,哪里有墓,哪里就要有庙,于是同时诞生了汉朝的昭烈庙。南北朝前后,成都武侯祠与汉代的惠玲祠、昭烈祠合并。
南郊公园
2003年12月,原成都南郊公园并入武侯祠花园区。南郊原是民国时期四川省主席、抗战时期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翔的墓地。这条400米长的中轴线贯穿南北,始建于1938年至1942年。石门、三洞门、四方亭、建新堂、墓室是西南地区仅有的北方墓园建筑。在武侯祠的发展规划中,西区将是三国文化交流体验中心。
1953年改建成公园,有浮雕石牌坊门、精忠门、碑亭、建新堂、刘湘墓等建筑。武侯祠博物馆修复了武侯祠东侧的金銮殿。锦里是一条具有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古街。依托武侯祠,拓展三国文化外延,融入川西风情。集美食、生活、出行、旅游、购物、娱乐于一体,成为成都文化旅游的新亮点。
金谷街
紧邻武侯祠的“锦里”古街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改建,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锦里是武侯祠博物馆(三国历史文化遗产,锦里民俗区,西区)的一部分。占地面积3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多平方米,街道长度550米。建筑以清末民初的民居建筑和四川民居建筑风格为蓝本,内容以三国文化和四川传统民居文化为蓝本。2004年10月和2009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锦里的扩建大胆地将活水引入循环,形成了‘滨水锦里’的新景观。“拜武侯,泡锦里”已经成为成都旅游最吸引人的口号之一。
传说锦里是蜀国历史上最古老、最繁华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时期,它就闻名全国。今天的锦里,以成都武侯祠为依托,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以明清风格为外观,以川西民俗风情为内容,集中西文化之大成
牌匾是‘汉昭烈庙’。在大门的阴凉处,立着六块石碑,两边各有一个碑廊,其中最大的在东碑廊。唐代,建于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为国家一级文物。因其书写、书法、雕刻技艺高超,被称为‘三碑’。唐代著名宰相裴度题写碑文,书法家刘公绰(刘公权之弟),著名工匠鲁建题写碑文,均出自名家之手,故被后人称为三碑。碑文对诸葛亮的生平作了重点评述。尽量赞美诸葛亮的节操和武功,激励唐朝的统治者。碑文特别赞扬了诸葛亮的法治思想。马谡因失街亭被诸葛亮依法斩首处死。马苏哭着说,死而无怨。被诸葛亮流放的罪人李严和廖立都愿意认罪。当他们得知诸葛亮病逝时,他们“或闻其痛,或哭或死”。这些都是历史事实。根据裴度对历史的评论,碑文如此精辟流畅,令人百看不厌,令人信服。诸葛亮因为思想高尚,作风正派,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所以被后人敬仰。
刘北殿
第二道门是刘备庙,又称昭烈庙。进入武侯祠的正门,可以看到雄伟的昭烈祠。昭烈寺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建筑。中间有一座镀金的刘备雕像,高3米,丰满庄严,大耳朵大肩膀。左边是他的孙子北方王刘陈的雕像。刘备原有的蜀汉之子刘禅的形象,因刘禅昏庸无能,不能保住基业,辱没了国家,在宋真宗被四川地方官除去,后未能重建。当向魏投降时,他的儿子刘琛到刘备的墓前哭拜,并杀了他的家人后自杀。大殿两侧,东有关羽父子、周仓塑像,西有张飞祖孙三代塑像,展现了关、张不同的外貌和性格,也反映了他们武艺超群、勇猛善战的共同特点。东西廊室分别有十四尊蜀汉文臣武将雕像。东侧庞统为廊坊首席文官,西侧赵云为廊坊首席武官。每尊雕像都是真人大小,前面有一个小石碑,石碑上公布了它的名字和生平,以便游客可以轻松理解。这些雕像气势磅礴,形神兼备,体现了清代民间艺人高超的泥塑技艺。昭烈寺大雄宝殿西壁上有岳的木刻《三国志》,东壁上有现代书法家沈的木刻《出师表》。
诸葛亮殿
刘备的庙后面,往下有几级台阶(武侯祠比汉代的昭烈庙低,象征古代君臣关系)。这是一个挂有‘武侯祠’牌匾的大殿。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汉宰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为‘武乡侯’,死后谥号为‘忠武’,所以纪念他的祠堂就叫‘武侯祠’。诸葛亮堂上挂着‘名闻宇宙’的匾额,两边是清朝赵范的《攻心》一书:‘能攻心,则对面消。自古以来,你就知道军人不好战;不审时度势,宽严相济。以后治理蜀国,你要好好思考。“这幅对联是一幅著名的对联。通过分析总结诸葛亮、政权和刘璋政权的成败得失,提醒后人在治理蜀国时,要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特别要注意“攻心”和“审时度势”。正殿供奉着诸葛亮三代的塑像。在大厅的中央,有一个g
在吴庙里,有蜀国重要人物的雕像。其中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都有专门的厅堂,其他重要的文臣、武将都是在文武走廊中塑造的。东边是官廊,为首的是庞统,后面是简雍和陆凯。这是西方军事指挥官画廊,为首的是赵云,其次是孙淦,张仪,马超,王平和姜维。
左右走廊文官武将14人,共计28名文武官员。东府衙廊以庞统为首,其后有简雍、陆恺、傅聪、费_、贺东、邓骘、马可、蒋琬、董允、福琴、杨红、马良、季承。以赵云为组长,画廊依次为、张毅、马超、王平、姜维、黄忠、廖华、傅倩、马忠、张欢、和冯。
惠玲
诸葛亮堂的西侧是刘备的墓,史称“惠玲”。诸葛亮亲自选择宝地,将刘备葬于此。055-79000记录:“八月,惠玲下葬”。据《隆中对》记载,“爱民相亲”是“惠”的意思,所以刘备的墓名叫“惠玲”。刘备的两位妻子,甘和吴,一起葬在陵墓里。刘备墓前有清乾隆年间立的“汉昭烈陵”石碑。陵墓建筑由照壁、大门、神道和寝宫组成。陵墓前,修建了一条较小的清代神道。惠陵与武侯祠的主体建筑一样,坐北朝南,与汉昭烈庙相邻,武侯祠西侧。有一堵红墙与武侯祠相连。
成都武侯祠内有许多字画和对联,其中以现代书法家沈书写的《诫子书》最为引人注目。后宫还有岳飞写的《诸葛亮《三国志先主传》石刻(这个的真实性一直有争议。有一种说法是前表和后表其实是明代学者白麟用岳飞的假名写的)。
三义寺
三义寺,原名三义寺,是清康熙初年四川知府郑娇麟所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毁于焚香,乾隆四十九年(1787年)重修,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完全修复。现在看到的建筑和牌匾主要是道光时期的遗迹。其建筑为混合结构,面积569,四楼五厅,规模巨大。倒塌后,只有几栋建筑完好无损。1981年公布为成都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因城市建设需要,三义寺由提督街迁至武侯祠。
著名题记
原名朱侯祠碑,蜀丞相。武侯祠大门与二门之间的东碑亭。纪念碑高367厘米,宽95厘米,厚25厘米。它是在唐宪宗雕刻的,建于第四年(809)。唐代宰相裴度、书法家刘公绰(刘公权之弟)书写,石匠鲁建刻制。裴、都是优秀的,所以后世称为三碑。三绝指的是诸葛亮的成就,裴度的文章,刘公绰的书法。碑上刻有唐、宋、明、清各朝的碑文、题名、题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