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这座湖南省内的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作为毛泽东的故乡,湘潭更是承载了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湘潭的红色景点,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一、湘潭红色景点概述
湘潭红色景点主要分布在湘潭市区、湘潭县、湘乡市等地。这些景点包括革命遗址、纪念馆、博物馆等,是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窗口。以下是湘潭部分红色景点的简介:
| 景点名称 | 简介 |
|---|---|
| 毛泽东故居 | 毛泽东的出生地和童年生活的地方,展示了毛泽东早期的革命思想。 |
| 湘潭大学校史馆 | 展示了湘潭大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学校在革命时期的重要贡献。 |
| 湘潭市革命烈士陵园 | 安葬着革命先烈,是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的场所。 |
| 湘潭县纪念馆 | 介绍了湘潭县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勇事迹。 |
| 湘乡市纪念馆 | 介绍了湘乡市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勇事迹。 |
| 湘潭市博物馆 | 介绍了湘潭的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知识。 |
| 韶山毛泽东广场 | 毛泽东的铜像广场,是游客缅怀毛泽东的重要场所。 |
二、湘潭红色景点游览攻略
1. 行程安排
根据个人兴趣和时间安排,可以选择游览部分或全部红色景点。以下是一个参考行程:
第一天:上午游览毛泽东故居,下午参观湘潭大学校史馆。
第二天:上午游览湘潭市革命烈士陵园,下午参观湘潭县纪念馆。
第三天:上午游览湘乡市纪念馆,下午参观湘潭市博物馆。
2. 交通方式
湘潭市区内的红色景点可以通过公交车、出租车等方式前往。如果游览范围较广,可以选择租车或自驾游。
3. 注意事项
三、湘潭红色景点的历史价值
湘潭红色景点是革命历史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1. 传承革命精神:通过参观红色景点,可以让人们深刻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传承革命精神。
2. 弘扬爱国主义:红色景点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3. 促进文化旅游:湘潭红色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4. 保护革命历史:通过对红色景点的保护,可以保存革命历史遗迹,让后人了解历史。
湘潭红色景点是了解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让我们走进湘潭,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湘潭市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作为毛泽东主席的故乡,这里保存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以下是湘潭市主要的红色景点及其特色介绍:
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
位于韶山市韶山冲,是毛泽东出生和成长的地方。这座典型的湖南农舍始建于1878年,保留着主席少年时期的生活场景。景区还包括毛泽东铜像广场、毛泽东纪念馆等,其中纪念馆陈列了大量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完整展现了毛泽东的革命历程。
彭德怀纪念馆
坐落于湘潭县乌石镇,是为纪念开国元帅彭德怀而建。纪念馆采用园林式布局,通过实物、文献和多媒体技术,生动再现了彭德怀从平江起义到抗美援朝的军事生涯。附近的彭德怀故居还保持着湘中地区传统民居风格。
陈赓故居
位于湘乡市龙洞镇,是解放军大将陈赓的出生地。故居为清代建筑,设有生平事迹展览,重点展示了他在黄埔军校、长征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贡献。景区内的陈赓墓园松柏环绕,庄严肃穆。
湘潭市烈士陵园
建于1951年,安葬着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陵园内的革命烈士纪念馆通过场景复原、雕塑群等形式,系统展现了湘潭地区的革命斗争史。
关圣殿(毛泽东考察农民运动旧址)
这座明代古建筑是1927年毛泽东考察湘潭农民运动的重要场所。现辟有专题展览,通过历史文献和实物,详细记录了毛泽东当年32天的考察经历及其撰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湘乡东山学校
始建于1895年,毛泽东1910年曾在此求学。校园内保留着当年的教学楼、自习室等建筑,设有校史陈列馆,重点展示毛泽东青年时期"孩儿立志出乡关"的成长故事。
这些景点不仅具有历史教育意义,其建筑本身也体现了湘中地区的人文特色。建议参观时可结合毛泽东诗词、湘潭地方革命史等背景资料,能更深入理解这些红色遗址的文化内涵。韶山景区周边还有特色农家乐,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毛氏红烧肉等传统菜肴。
1、韶山风景区韶山,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红色圣土。其因舜帝南巡至此演奏韶乐而得名,更因孕育了一代伟人毛泽东而蜚声中外。
韶山风景区位于湘潭市韶山市境内,包括故居、滴水洞、韶峰、清溪、黑石寨、狮山、银河等七大景区,集领袖故里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湖湘地域文化等多元文化与自然风光于一体。这里既能看到钟灵毓秀的仙顶灵峰,也能感受伟人的远大理想抱负。
从韶山冲毛泽东同志故居里的桌椅灶头,到屋外那汪池塘,再到青砖黛瓦的南岸私塾,见证了一代伟人的成长足迹。全国唯一一座全面介绍毛泽东生平业绩的纪念性专题博物馆——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依山傍势而建,馆藏有毛泽东晚年生活遗物6400余件,成为人们缅怀毛泽东伟大功绩、领略开国领袖崇高精神风范的理想场所。还有《最忆韶山冲》《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用一场场绚丽演出,让历史鲜活再现。
2、彭德怀故居和纪念馆彭德怀故居位于湘潭市湘潭县乌石镇乌石村彭家围子,始建于1925年。1898年10月24日,彭德怀在这里出生,并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
故居坐西北朝东南,砖木结构,粉墙青瓦,是彭德怀投身革命后在家乡唯一长时间活动的场所,接待过来访干部、群众2000多人次,也是彭德怀大弟彭金华创建中共彭家围子地下党支部的主要活动场所。
故居对面卧虎山上,彭德怀纪念馆与其遥相呼应。该馆采用中国传统庭院式布局,展览面积1400平方米,分五个部分三个陈列厅,收藏有关彭德怀遗物及相关文物、资料、照片5000余件,是全国唯一一座完整、系统地介绍彭德怀同志生平业绩的传记性专馆。
3、沙洲红色旅游景区沙洲红色旅游景区位于郴州市汝城县西部文明瑶族乡,以沙洲瑶族村为核心,涵盖周边文市、韩田、秀水、五一等五个村,总面积3.2平方公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经典红色旅游景区。
感动亿万中国人的“半条被子”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走进“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这段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展现在眼前。陈列馆占地面积17441平方米,为两层湘南民居式建筑,通过丰富的、文物等,展示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汝城的革命活动,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汝城时发生的大事。
景区内还有民俗广场、磐石公园、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纪念广场、司令部旧址、后勤部旧址、政治部旧址、红军烈士墓、全省最早解放乡驻地旧址、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等一批红色旅游景观。村内的祠堂、古民居保存完好,朱氏、罗氏、张氏宗祠以及古桥、古庙等民俗文化景点,呈现别具一格的历史风貌。
4、《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旧址《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旧址位于郴州市桂东县沙田镇老虎冲,原为一片年产稻谷三十六担的稻田,又名三十六担丘。1928年4月3日,毛泽东同志在此集合工农革命军,正式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成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它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民军队的建设,密切军民关系,增强官兵团结,正确处理人民军队内部关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里也被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除旧址外,景区还有《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旧址纪念馆、第一军规广场、中国(桂东)纪律文化中心、万寿宫、回龙塔、沙田戏台等景点。
5、贺龙故居和纪念馆从张家界市区驱车约两个小时,便可到达位于桑植县洪家关村的贺龙故居。故居是湘西常见的木架毛瓦平房,原由贺龙祖父贺良仕于清道光年间修建,外观白墙黑瓦,内里古朴简洁。
1896年3月22日,贺龙出生于此。而今,仍能从房屋布局和斑驳旧物中勾勒出当年的生活场景。故居的堂屋摆放着贺龙元帅半身雕像,院内修建了贺龙生平事迹陈列室,有贺龙不同时期的185张照片和50多件文物。
贺龙纪念馆坐落在贺龙故居对面的马颈塔,与贺龙故居、贺龙桥成倚角状。建筑面积2080平方米,由八个展厅组成,陈列桑植骄子、北伐名将、南昌起义总指挥、创建革命根据地、率部长征、威震抗日战场、征战大西北解放大西南、人民功臣、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等版块内容,全面地展现了贺龙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
6、罗荣桓故居罗荣桓故居位于衡阳市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是罗荣桓元帅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主要设施有罗荣桓青少年时期革命活动旧址群、罗荣桓铜像纪念广场、罗荣桓生平业绩陈列馆、南湾古戏台、罗帅母校、八一林、缅帅园等。
罗荣桓元帅出生在新大屋,又叫旗杆屋场,是黑田罗氏祖堂,直到13岁那年随家人迁至南湾街上的异公享祠,至1927年4月离开家乡,他在这里断断续续度过了12个春秋。异公享祠始建于1914年,坐西南朝东北,占地面积700余平方米,为湘南清末特色民间建筑风格。故居内有许多罗荣桓用过的原物,并设有陈列室,展出珍贵文献、照片和实物150余件。
罗荣桓生平业绩陈列馆建于2002年,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陈列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为六个部分:立志救国救民,上下苦心求索;坚持井冈山斗争,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挥师骋山东,艰苦抗战八年;转战东北、华北,决胜「辽沈」「平津」;献身社会主义事业,为人民鞠躬尽瘁;缅怀革命先辈,致力振兴中华。
7、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位于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七里桥村,是中国人民接受侵华日军投降地,由“一园三馆”(和平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湖南抗日战争纪念馆、飞虎队纪念馆)等纪念设施和附属建筑物组成。
其中,受降纪念坊是一座四柱三拱门的牌坊式建筑,青砖砌就,水泥粉刷,通体呈灰白色。受降旧址,由受降会场、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何应钦办公室三栋鱼鳞板双层木结构平房组成。纪念抗战胜利展览馆,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馆内设“八年抗战”“中国受降”“毋忘历史”三展厅。展出二战文物214件,照片、图表、电文291幅,中、美、英、苏、德、捷、法、日等八国二战时期的兵器一批。
1945年8月21日,代表百万侵华日军的今井武夫一行飞抵芷江,代表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递交了百万侵华日军的兵力部署图,签署了中字一号投降备忘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中国战区的受降典礼,简称芷江受降。芷江受降标志着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伟大胜利,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8、平江起义纪念馆平江起义纪念馆位于岳阳市平江县天岳经济开发区东兴大道,由平江起义旧址、彭德怀铜像广场、史料陈列馆组成,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平江起义旧址位于县一中校园内,原为1867年所建的天岳书院。该书院坐南朝北,有大门、中厅、后厅和东西斋等砖木结构的建筑物,占地3000平方米。大门上方为清代著名学者李次青所书“天岳书院”四个大字,两边嵌有“天经地纬,岳峙渊渟”楹联,苍劲秀丽。大门内壁正中有陈云同志手书“平江起义纪念馆”的匾额。
1928年6月,彭德怀同志率领的国民革命湖南陆军独立五师第一团和第三团三营驻平江,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感召下,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共产党人在天岳书院发动了著名的“平江起义”。
陈列馆内有“平江起义历史陈列”“彭德怀元帅生平业绩”“天岳书院历史沿革”“共和国不会忘记——平江籍失散老红军摄影展”等内容丰富的展览和国学讲堂,珍贵实物展品200余件,1200余张,真实地反映了彭德怀元帅及其领导的平江起义对创建人民军队、开辟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保卫中央苏区、建立人民共和国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9、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位于株洲市茶陵县城关镇前进村三角坪,原系南宋至清代的州(县)署衙门,始建于宋代中叶之末。
修复后的旧址占地1.8万余平方米,为青砖灰瓦的徽派风格建筑,设有“毛泽东缔造的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历史陈列”,分为“潮起云涌觉醒茶陵”“引兵井冈首占茶陵”“建政茶陵割据井冈”“红色政权源自茶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五个部分,充分还原了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政权建设的历史细节。
1927年毛泽东先后两次挥师攻占茶陵城,并于1927年11月28日成立了湘赣边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它的成立,为中国革命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是全国县级红色政权开篇之作,为今后的武装建政创造了光辉典范,在中国革命史,中国党史上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影响深远。
10、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旧址位于邵阳市武冈市法相岩社区武冈二中校园内,由中山堂、李明灏将军故居和法相岩溶洞三部分组成。核心建筑中山堂是黄埔军校各旧址中目前唯一保存完整的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旧址建筑。2013年3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获批成为全省首批省级涉台教育基地。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培养革命军队的新型学校——黄埔军校。1938年秋,南京、南昌相继沦陷,日军大举进逼武汉。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被迫迁至武冈,更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又名武冈分校。至1945年10月撤并至成都本校期间,毕业学员共23500余人,办学时间之长和毕业学员之多,仅次于黄埔本校和西安第七分校。所培养的初中级军官,大多直接奔赴抗日前线,奋勇杀敌,血洒疆场,为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1、彭德怀故居
彭德怀故居位于湘潭市湘潭县乌石镇乌石村彭家围子。1898年10月24日,彭德怀诞生于此,并在这里度过苦难的童年和少年时代。8岁时,彭德怀母死、父病,家贫如洗,“几间茅房亦作抵押,留下两间栖身,晴天可遮太阳,下雨时室内外一样。”(《彭德怀自述》)彭德怀1916年入湘军当兵,1925年至1927年,任湘军连长、营长时,交给弟弟积蓄400元。
2、平江起义纪念馆
平江起义纪念馆位于岳阳市平江县天岳经济开发区东兴大道。纪念馆由平江起义旧址、彭德怀铜像广场和平江起义史料陈列馆组成。建筑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平江“三月扑城”失败后,国民党湖南省清乡督办署,立即从南县调周磐所部独立第5师来平江“清剿”共产党。该师1、2、3团,于1928年6月18至19日,先后到达平江。第1团驻县城,第2团驻南江桥、梅仙一带,第3团驻长寿、嘉义、献钟一带。
3、杨开慧烈士纪念园
杨开慧烈士纪念园位于长沙市东北部,地处长沙、平江、汨罗三县交界的开慧镇,距离长沙市区约55公里,修建于1966年,现为副县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属于长沙县委管理的一级机构,承担着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宣传教育、对外接待等功能。现由杨开慧烈士故居、杨开慧烈士陵园、杨开慧烈士生平事迹陈列馆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
4、任弼时故居
任弼时故居,位于汨罗市城南45公里的弼时镇唐家桥新屋里。1904年4月30日,任弼时诞生在这里,并在此读完小学,度过童年和少年时代。故居系砖木结构,为三进三间两偏屋,九个坍池,占地380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37间,全部房屋为青瓦覆盖,三合土地面。属典型的清代江南院落民居。
5、任弼时纪念馆
任弼时纪念馆坐落在湖南省汨罗市弼时镇唐家桥村,地处107国道岳阳至长沙1578公里处,距省会长沙仅30公里,半小时车程,距岳阳不到100公里,1小时车程,与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大动脉紧紧相连,北有长江航道,南有黄花机场,交通十分方便。任弼时纪念馆景区面积达8万平方米,由铜像广场、任弼时生平业绩陈列馆、故居、游客服务中心四大部分组成。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