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有许多自然风光旖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景点。今天,就让我为大家揭开芒河景点的神秘面纱,带你们领略这里独特的魅力。
一、芒河的概况
芒河,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河流全长约500公里,流域面积2.5万平方公里。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被誉为“人间仙境”。
二、芒河的旅游资源
1. 自然风光
* 芒河大峡谷:这里山峦起伏,峡谷幽深,河流蜿蜒,景色壮观。游客可以乘坐游船游览,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 芒河瀑布群:芒河瀑布群共有大小瀑布20余处,其中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银河瀑布”最为壮观。
* 芒河草原:芒河草原广袤无垠,草长莺飞,是游客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 历史文化
* 芒河古城:芒河古城是古代蜀汉时期的重要城池,现存有古城墙、古街道、古井等遗迹,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 芒河古墓群:芒河古墓群分布广泛,其中以“汉墓群”最为著名,是研究汉代丧葬文化的重要资料。
3. 民俗风情
* 芒河苗族风情:芒河地区居住着苗族、彝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他们独特的服饰、歌舞、节日等民俗风情,让人流连忘返。
* 芒河美食:芒河地区的美食独具特色,如酸汤鱼、腊肉、苗家腊肉等,都是游客们不可错过的美味。
三、芒河旅游攻略
1. 最佳旅游时间
芒河地区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全年均可游览。但最佳旅游时间为春季和秋季,此时气候宜人,风景优美。
2. 交通指南
* 飞机:芒河地区没有直达机场,游客可先抵达 nearest 的机场,再乘坐长途汽车或火车前往芒河。
* 火车:芒河地区有多条火车线路,游客可乘坐火车直达芒河。
* 长途汽车:芒河地区有多条长途汽车线路,游客可乘坐长途汽车直达芒河。
3. 住宿推荐
芒河地区有各种档次的酒店、客栈供游客选择,游客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4. 美食推荐
* 芒河酸汤鱼:芒河酸汤鱼是芒河地区的特色美食,鱼肉鲜嫩,酸辣可口。
* 苗家腊肉:苗家腊肉是苗族人民的传统美食,肉质鲜美,风味独特。
芒河景点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浓厚的民俗风情,成为了游客们向往的旅游胜地。在这里,你可以尽享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感受历史的厚重,体验民俗的韵味。快来芒河,开启一段难忘的旅程吧!
以下为芒河景点部分表格信息:
| 景点名称 | 地理位置 | 主要景点 | 游览时间 |
|---|---|---|---|
| 芒河大峡谷 | 芒河中游 | 大峡谷、瀑布、草原 | 1-2天 |
| 芒河古城 | 芒河下游 | 古城墙、古街道、古井 | 半天 |
| 芒河瀑布群 | 芒河上游 | 银河瀑布、珍珠瀑布 | 半天 |
| 芒河苗寨 | 芒河上游 | 苗族风情、民族歌舞 | 半天 |
| 芒河草原 | 芒河上游 | 草原风光、骑马体验 | 半天 |
| 芒河古墓群 | 芒河下游 | 汉墓群、古墓遗迹 | 半天 |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芒河景点,期待你们的到来!
屏边大围山原始森林公园二日游
第一天:早乘车赴屏边,途经玉溪、通海、建水、蒙自,沿途观光红河州政府外景、石榴园、石榴厂地——蒙自新安所镇、蒙自县的主要水资源——五里冲水库、第一大睡佛新现睡佛、滴水层瀑布,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原始、神奇的——大围山原始森林风景区,游览青云梯、连理树、吊桥等景点,晚餐后入住酒店。
用餐:中晚
入住:大围山
第二天:早餐后乘车,自由活动。到达屏边后远观熊乐园里的大黑熊:黑熊又称为狗熊,是动物界里的大力士,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乘车返昆明,结束愉快的旅程。
用餐:早
屏边大围山原始森林公园三日游
第一天:早乘车赴屏边,途经玉溪、通海、建水、蒙自,沿途观光红河州政府外景、蒙自最大的果园石榴园、石榴厂地——蒙自新安所镇、蒙自县的主要水资源——五里冲水库、云南第一大睡佛新现睡佛、滴水层瀑布,到达屏边后远观熊乐园里的大黑熊:黑熊又称为狗熊,是动物界里的大力士,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晚餐后入住酒店。
用餐:晚
入住:大围山
第二天:早餐后乘车前卫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原始、神奇的——大围山原始森林风景区,游览青云梯、连理树、吊桥等景点,乘车前往九层瀑布景区,自由活动。
用餐:早中晚
入住:屏边
第三天:早餐后乘车返昆明,结束愉快的旅程!
用餐:早
弥勒一地汽车两日游
第一天:快乐出发!早屏边乘车赴弥勒,游览锦屏山风景区: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放生池、大雄宝殿、弥勒大佛、大智院等景点。后至弥勒县城,晚餐可自费后享受弥勒特色——天然温泉浴(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去除一天旅途的疲劳,入住酒店休息。
用餐:中晚
入住:弥勒
第二天:早餐后,可自费参加云南省级风景名胜区,被誉为“全国第一漂”——南溪河漂(刺激惊险的牛郎滩、军舰石滩、石门关),游玩著名的中越两国友好情谊的象征——中越铁路大桥:让历史见证曾经的沧桑,让我们携手我们的未来,越南街自由活动,身感受异国风情民生民俗,入住酒店。
用餐:早中晚
入住:河口
建水、石屏汽车3日游
第一天:早餐后,后乘车赴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建水,途中可自费游览素称“滇南第一洞”——建水燕子洞,抵达后,看建水标志性建筑——朝阳楼,古井,漫步孔子广场,体验建水小街小巷的民风民俗,入住酒店。
用餐:中晚
入住:建水
第二天:早餐后,参观清代朱氏豪寨遗址——朱家花园,全国第二大的地方性文庙—建水文庙,午餐后乘车赴石屏坝心。
用餐:早中晚
入住:坝心
第三天:早游览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红河州最大的天然湖泊,素有高原明珠之称的——石屏异龙湖,午餐后送团,结束愉快的旅程!
用餐:早中晚
泸西、弥勒、蒙自汽车三日游
第一天:早乘车赴泸西,游览素称“天下地一洞”——阿庐古洞:太阳历广场、泸源洞、玉柱洞、玉笋洞、碧玉洞等神奇景点,后乘车赴弥勒,抵达弥勒后,可自费享受大自然带给的天然温泉——梅花温泉,入住酒店休息。
用餐:中晚
入住:弥勒
第二天:早餐后,游览锦屏山风景区:山门、天王殿、钟楼、鼓楼、放生池、大雄宝殿、弥勒大佛、大智院等景点,游览阳光海岸,漫步人工沙滩,激情游戏沙滩排球,弥勒乘车至蒙自,看蒙自标志——天马,可自费享受蒙文化遗产——洞经音乐。
用餐:早中晚
入住:蒙自
第三天:早餐后,游览玩滇南明珠——南湖(革命烈士纪念碑、闻一多纪念碑、军山),旧海关遗址,哥胪式洋行,法国花园,参观红河州行政中心——州委、州政府大楼,午餐后送团,结束愉快的行程!
用餐:早中晚
蒙自、元阳、建水四日游
第一天:早乘车赴蒙自,参观可与白宫媲美的红河州行政中心——州委、州政府大楼,游玩滇南明珠——南湖(革命烈士纪念碑、闻一多纪念碑、军山等),旧海关遗址,法国花园,哥胪式洋行,晚可自费享受蒙文化遗产——洞经音乐,入住酒店。
用餐:中晚
入住:蒙自
第二天:早餐后乘车至元阳,沿途欣赏风光,游箐口梯田风景区:沿总长3.19千米的步行线观赏世界奇观------梯田,游览哈尼族生态民俗村15,游览“森林---河流---村寨-----梯田”四度同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山泉、水车、水磨等哈尼族对水资源的利用:以及多彩的民族风情,在箐口村享受哈尼风味餐,观梯田日落壮观,入住酒店休息。
用餐:早中晚
入住:元阳
芒宽银色沙滩作文
凉风习习,秋高气爽。在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开心地踏上今日的欢乐之行。
刚进入公园,便望见那银色的沙滩尽展眼前。远远望去,白花花的一片,在阳光的照射下,金灿灿、亮闪闪的,真逗人喜爱。银色的沙滩紧密地与一旁清凉的人工湖连接在一起,勾起人们的翩翩遐想。它们仿佛在一起欢乐地絮絮谈心。啊!近了,近了!银白银白的沙滩浮现在我们眼前,尽情地展现它的英姿。她是那样的秀美,那样的华丽,银白的沙滩简直是一面大镜子,让人不忍心将它踏破,而又忍不住想抓起一把,试试感受如何。不容我犹豫了,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脱下鞋袜,像小鸟般扑向沙滩,开始自己的玩乐。
冲向沙滩,抓起一把银沙来,如玉屑银末般柔软、细腻、凉爽。奔跑在沙滩中,那小脚丫慢慢地陷进细丝般的银沙中,轻轻地挠着我的脚丫。伫立在沙滩中,任细沙渗进脚趾缝,任微风扑上火热的脸庞,闭上双眼,尽情享受沙滩带来的乐趣。在享受之余,当然也少不了玩堆沙丘、挖沙坑。我望着别人大功告成的堡垒,不禁有些眼馋,不过我也不示弱,弯下腰来,不停刨沙,一会儿一个沙坑便挖好了,我往里头一站,啊!正好,拨动一旁的银沙,细细的沙便滚落到我的脚背上,一层、二层我的脚被埋进了沙子。顿时,一股凉爽的感觉向我袭来,啊!真舒服呀!
伴着凉爽的感觉,一天的欢乐之行结束了。银色的沙滩,细腻的沙粒,使今日的行程溢满欢乐,充满乐趣。
云南景美人少的景点介绍
云南景美人少的景点介绍
寄身在喧嚣的都市,面对着车水马龙、琳琅满目的街巷、繁华的灯红酒绿,诺大的城市里竟找不出一席心灵的僻幽之所。你是不是已经厌倦了这种喧嚣的城市生活?下面梳理了云南景美人少的景点介绍,供大家参考借鉴。
1、尼汝
尼汝,很多人还没听说过的一个地方,长期生活在尼汝的藏民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半耕半牧的悠然生活。由于尼汝在世所公认的香格里拉秘境里,所以被人称作秘境中的秘境,是个“让人愿意醉死在那里”的地方。是年轻人旅游、探险、徒步的圣地。这里美丽原始的景观一直鲜为人知,直到三江并流区申报世界遗产,有关地质、生物专家在考察中才发现这里有着保存完好的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寒带等多种气候生物群落,并认定尼汝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2、凤庆县古墨村
古墨村,位于云南省凤庆县城北边诗礼乡的一个海拔1820米的村子。古墨村最吸引人的却是古磨房。磨房——这个已经被淘汰很久的家伙,悄然隐身在这里,不折不挠地转动着。就在这条小河边上,每隔一小段距离就有一座磨房。这里的一棵棵核桃树,一间间水磨房,一条独无仅有的流浪河,当地人都能给前来游玩的人们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古墨是原始古朴、幽静典雅、小桥流水、古磨咿呀的原生态自然村。在这里,你会发现,人变得特别地安静,静静的村庄,静静的核桃林,静静的阳光。
3、丽江文海
位于玉龙雪山主峰扇子陡西南麓,平均海拔3180米,由古老的冰蚀湖演变而成。湖水从其南侧的数个落水洞下泄后不知去向。秋冬季节为丰水期,有候鸟栖息。玉龙山倒映湖中,静谧如仙境;春夏为枯水期,鸢飞草长。旧时这里是滇藏线茶马古道的要道之一,马帮常在此逗留放养骡马。藏传佛教亦沿茶马古道传入丽江,文海(湖)南有一石柱,相传是藏传佛教领袖大宝法王噶玛巴的神杖所化。草原边的山脚下散落着一百多户民居,这里就是文海村。躺在草地上仰望着天空,尽情的放飞心灵,感受大自然的美,这一刻只有宁静。
4、花甸坝
花甸坝是坐落在云南大理的一个著名风景区。花甸坝由大、小花甸组成,坐落在苍山十九峰中最北的云农、沧浪两峰之间。坝子西面的山峰终年白雪皑皑,经夏不消,40条大大小小的溪水汇集成万花溪,是坝子内的主要水源。东面小花甸群峰环抱,海拔3200米,是绿草如茵的'台地。整个花甸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奇花异草争奇夺艳,汇成花的海洋,成为花的世界。置身其中,时间仿佛都静止了。
5、雨崩
因其地理环境独特,所以人烟稀少,全村只有20几户人家,仅通过一条驿道与外界相通。雨崩村有上下村之分,上村可以通往攀登卡瓦格博的中日联合登山大本营,而下村通往雨崩神瀑,沿途可以看到古篆天书、五树同根的奇景。雨崩景色优美,民风淳朴,真乃世外桃源。更是康巴地区藏人转经必去之地,加之自然景色优美,其景观密度很高,一路上步步皆景,令人恍若世外。雪山、深峡、飞溪、古树、巨石、宗教。
6、秋那桶
秋那桶峡谷是整个怒江大峡谷精华中的精华部分,原始森林茂密,瀑布众多,人在峡谷中穿行,沿途景色十分壮观。和怒江所有的村寨一样,秋那桶村里也有一座天主教堂,不过从其木制的外观来看,更像是座寺庙。教堂边还有座不起眼的墓地,安眠着一位传教士——李文增雅敬神父,但墓碑背后的故事已经无从知晓了。
7、啄木郎
啄木郎,这是一个和她的名字一样神秘的地方,同样神秘魅力的还有这里的女子和满身盛装。啄木郎藏在深山当中,原生态的彝族村落颇具特色和规模,更吸引人的是当地女子艳丽的服饰和节庆时的打歌习俗。啄木郎的大部分居民不通汉语,不过这一切似乎更能刺激旅行者的好奇心。
8、芒宽
芒宽位于保山市西北部,是高原上的“大榕树之乡”。芒宽乡有着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茂密幽深的原始森林,迷人的田园风光,诱人的民族风情。傣族传说中,每个村子的祖先死后,灵魂都会附在村里最大的一棵榕树上,这棵树就成了村民顶礼膜拜的图腾。当地有多棵有名有姓的大榕树,充满了神秘的诱惑。
9、戛洒
“戛洒”是傣语,意为“沙滩上的街子”。它是连接玉溪市、普洱市、楚雄州及周边五个县的交通要道和民间贸易重镇。这里气候湿热,终年没有冬天。这个隐藏在哀牢山脉深处的美丽小镇,集绚丽旖旎的自然风光、厚重浓郁的历史人文、淳朴神秘的民族风情于一体,处处透着无以抗拒的诱惑。
10、雾里村
雾里村,在一大片田地中间,错落着二三十户农家,没有公路,没有汽车,没有任何现代化的设备,那种原始的美可以让你感到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在过了“朝红桥”之后向右转,沿着茶马古道前行,一路风景悠然,无法用言语述说。喜爱摄影的朋友们最好在清晨或夕阳斜落的时分来这里,绝对不虚此行!
;
保山有些什么旅游景点
保山旅游景点有荷花温泉、腾冲火山热海旅游区、腾冲热海温泉景区、腾冲火山热海、樱花谷景区、叠水河瀑布、云峰山原始森林公园、刘永周皮影戏馆、洞山温泉村、龙川江漂流等。荷花温泉:位于云南保山市腾冲县往梁河方向28公里处荷花乡处5公里,热水塘,美颜养身。门票价格在:118元左右腾冲火山热海旅游区: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城西南8公里,国家AAAAA级景区,腾冲热海这样面积之广、泉眼之多、疗效之好。门票价格在:35元左右腾冲热海温泉景区: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离县城10公里,青山环抱,一水喧腾。门票价格在:50元左右腾冲火山热海:位于云南省保山腾冲县马站乡,国家AAAA级景区,腾冲是中国著名的地热风景区。门票价格在:50元左右樱花谷景区: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北海乡双坡村樱花谷,这里终年无霜,雨量丰沛,野生樱花遍布其中。门票价格在:80元左右叠水河瀑布: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县城以西1公里,赏“不用弓弹花自散”的壮丽景观。门票价格在:18元左右云峰山原始森林公园: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云峰山景区,高黎贡山秘境中一个奇特美妙的神秘之地。门票价格在:38元左右刘永周皮影戏馆: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腾冲高黎贡国际旅游城梦幻腾冲大剧院旁,民间艺人的智慧结晶。门票价格在:115元左右洞山温泉村:位于云南省腾冲市腾越镇永乐社区二组,温泉富含硅酸及多种微量元素。门票价格在:68元左右龙川江漂流: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曲石镇保山市腾冲市238省道,全长约5.20公里,意为“珍爱之漂”。门票价格在:140元左右
隆阳区简介概况
板桥镇
板桥镇位于保山城北部,距城区5公里,大保高速公路、320国道、滇缅公路穿境而过,是全国重点建设镇、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制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旅游小镇、保山永子围棋特色小镇、隆阳区政治经济文化重镇之一。板桥镇下辖31个村委会,264个村民小组,均实现通水、通电、通路。全镇年末总人口103000人,常驻居民31528户,分布有回、彝、白、壮、苗等23个民族,劳动力数量为57965人,占总人口的56.28%。全镇面积346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2774亩,人均占有耕地0.3亩,有林地28.8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4%,主要经济产业有蚕桑、烤烟、茶叶、泡核桃、畜牧等。辖区内主要旅游景点有青龙街、龙王塘农民公园、光尊寺、卧佛寺、猪八戒寺、官坡古驿道、云岩卧佛。乌铜走银、甲马版画、被评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董记桂香楼、戈记芝兰轩被评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年老茶馆、沙登甄子被评定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柳乡
杨柳乡位于保山市隆阳区西部山区,与板桥、汉庄、蒲缥、潞江、瓦房等乡镇接壤,是一个以白族、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山区贫困乡。全乡国土面积492平方公里,距离保山城区35公里。全乡辖18个村(社区),即阿东、茶山、杨柳、河湾、平掌、马鞍、茶花、法水、干田、一碗水、岩头、冷水、马湾、联合、马田、鱼和、娘咱、鱼塘,96个自然村,176个村民小组。2020年末,杨柳乡有户籍人口10477户39319人,其中:乡村人口38916人,少数民族人口27194人。杨柳是一个山区农业大乡,海拔在670米—2864米之间,立体气候明显,有热、温、冷三个气候带,年均气温17℃,年均降雨1100毫米,无霜期205天以上。境内有大小海坝2座中型水库和旧寨坝小(二)型水库;立体气候明显,适宜种植多种农经作物;矿产资源有大理石、玛瑙石、铁、铜、锑、汞等,米黄大理石品质较好、储量较大,为石材加工业发展增添了潜力,拥有“云南永昌南红玛瑙”历史品牌,可引进商家开发,包装打造成隆阳旅游产品;大小海坝及周边风光优美,夏可避暑,冬可观雪,闲暇时可垂钓陶冶情操,是旅游、休闲之佳境;杨柳米酒、火腿等农副产品在隆阳区已有一定知名度,可为打造“品牌”农副产品奠定基础。杨柳玛瑙、米酒、火腿被誉为“杨柳三宝”。
辛街乡
辛街乡位于保山坝南端大山头北麓,东与汉庄镇、西邑乡相连,南与施甸县接壤,西与蒲缥镇交界,北与汉庄镇毗邻。乡政府驻地距隆阳城区15公里,有大保高速公路、G320国道和云保路穿境而过,是隆阳区粮食和烤烟的主要产区之一。国土总面积108.51平方公里,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宽约14公里。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有平坝、低山、丘陵。最高海拔2228.4米,最低海拔1639.5米,年平均温度为16℃。全乡辖15个村(社区)村民委员会,85个自然村,193个村民小组。全乡共有16954户,57272人,其中:农业户15797户,54484人;城镇户1157户,2788人。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6.9万亩,粮食总产量3.2万吨。主要以粮食、烤烟、核桃、甜柿和畜牧业生产等为支柱产业。截至目前有村(社区)“两委”及监委干部63人,社会现价总产值11.8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508元。
蒲缥镇
蒲缥镇位于隆阳区西南部,距保山城区32公里,全镇总面积317平方公里,辖24个村委会(社区),有164个自然村237个村民小组。2020年底全镇总人口52300人。有彝、白、壮、傣、苗、傈僳、回、佤、纳西、景颇等10种少数民族。全镇地势东南高而窄,西北低而宽。南北长约29千米,东西宽约23千米,总面积312平方千米。全镇最高点在东山大岭岗海拔2399米,最低为下乌祺温泉海拔970米。境内既有山地、丘陵、也有峡谷、盆地。具有亚热带和温带多种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8.5℃,年降雨量890—1200毫米,无霜期245天。境内水利资源丰富、土质肥沃、主产水稻,也适宜种植甘蔗、小麦、花生、包谷、油菜、烟草及瓜果等农作物。
蒲缥,这座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镇,历经沧桑,积淀了丰实深厚的历史文化,犹如滇西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保山先民“蒲缥人”创造的“塘子沟”文化,标示着蒲缥的悠远和古老,传说中诸葛亮火烧藤甲兵的盘蛇谷和哑泉,以及爱国华侨梁金山先生跌宕起伏的一生,成为蒲缥历史长河中浓墨重彩的传奇。千年流淌的地热温泉以及丰富的亚热带水果,挽住了多少匆匆路人的脚步。蒲缥是古代“南方丝路”上的重要驿站,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生态旅游乡镇。如今的蒲缥,是文化的蒲缥、宜居的蒲缥、特色的蒲缥,繁荣的蒲缥。
潞江镇
潞江镇位于高黎贡山东麓,怒江大峡谷南端,国土总面积850平方公里,辖29个村153个自然村305个村民小组。2020年末总户籍人口24317户80487人,其中:傣、傈僳、德昂、彝、白、回、阿昌等少数民族27126人,占33.7%。先后荣获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全国特色小镇(咖啡小镇),全国扫黄打非先进基层示范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入选云南省人民政府一流特色小镇名单(摄影小镇)。
芒宽乡
芒宽乡位于隆阳区西北部,地处高黎贡山与怒山山脉之间的怒江大峡谷中,距离保山城区126公里,全乡总面积544平方公里。全乡辖15个行政村(含芒合、百花岭),125个自然村,154个村民小组,13455户,总人口48083人(其中高黎贡山移民731户3938人),少数民族人口达32731人,占总人口的68%,居住着彝、傣、傈僳、苗、白等21种少数民族
介绍潞江坝的作文600字
介绍潞江坝的作文是:
潞江坝,傣语称“勐赫”,位于中国云南西部,由横断山脉纵谷中的低海拔台地构成,包括保山市隆阳区的潞江镇、芒宽彝族傣族乡、杨柳白族彝族乡、潞江农场、新城农场,面积20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万亩。
潞江坝的“坝区”主要分布在海拔640米至1400米之间丘陵里,光照充足,终年无霜,是全中国少有的几个典型的亚热带干热河谷之一,这里一年四季草木清葱,花果飘香,无时无处不体现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奇”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物种资源:
矗立在潞江坝西侧的高黎贡山和与潞江坝唇齿相依,都是风格迥异,站在热气腾腾的潞江坝眺望高黎贡山的山头,满眼都是皑皑白雪。
4000余米的海拔,显著的立体性气候,使“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民谣只有在这里才能得到最为贴切的体现,高黎贡山是国家级动植物保护区。
1992年被WWF列为世界A级生物保护区。82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60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138种高等植物使它同时获得了“自然博物馆”、“物种基因库”的美誉。
以上内容参考_俣劝倏啤航
全县行政区域总面积1222.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1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7.95%,地势西高东低,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夏无酷暑,冬少严寒,自然景观秀丽,风景宜人。
辖4个镇,5个乡129个村民委员会,7个居民委员会。年末总人口21.8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7.47万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苗、侗、布依、水等族。人口出生率为13.8‰,自然增长率6.07‰,计划生育率96.9%。主要矿产有重晶石、磷、煤、铁、铅锌、硫铁等。
麻江县地处贵州中部,清水江上游,全县总面积1222.2平方公里,麻江县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处于三市一矿四大市场之间。县城西距省会贵阳109公里,北距亚洲最大的瓮福磷矿肥基地65公里,东距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凯里市37公里,南距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都匀市23公里。随着贵(阳)新(寨)、凯(里)麻(江)高速公路的开通,麻江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县内湘黔铁路、黔桂铁路、株六复线横贯县境,320、210国道和贵新、凯麻高速公路均在县城郊交汇,4条省际公路在县内纵横,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使麻江成为贵州乃至大西南南下东进的交通咽喉要塞。
建制沿革
名字由来
麻江是苗语玛哈的译音,意为水上之疆。
麻江之名为历史上的麻哈、麻峡的音转。据传说,因安抚司故地东有麻哈湾,南有抵麻,西南有广麻,并有麻喇等寨,故以地命名。
麻哈、麻峡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汉字记音的结果,查考当地的历史,这种语言应是木佬人的语言,而且这一片地方历史上为其世居地,至于麻哈、麻峡具体含义待考,但可以肯定其是以地理形状命名的。麻江则是后来的衍生地名,如果归类,则可以归入以地理河流命名类中。
历史沿革
秦汉时期属且兰县辖地。隋属宾化县。南宋置乐平平夷宣抚司和麻哈平蛮安抚司。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公元1157年)置麻哈安抚司,元至元元年(公元1335年)置麻哈县,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置麻哈长官司,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置麻哈州。
民国三年(1914年)废麻哈州置麻哈县,民国十九年(1930年)改称麻江县,民国二十年改称的麻江。
1949年11月14日麻江解放,23日成立麻江县人民政府,隶属独山专区。
1956年,改隶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行政区划
2011年,麻江县辖4镇5乡。分别为杏山镇、下司镇、谷硐镇、宣威镇;碧波乡、景阳乡、龙山乡、坝芒乡、贤昌乡。
2013年,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3〕120号)同意麻江县碧波乡、龙山乡、贤昌布依族乡撤乡分别设镇;
2014年,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4〕184号)同意将麻江县下司镇、碧波镇行政区域划归凯里市管辖;
2016年1月1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6〕10号同意撤销麻江县杏山镇设置杏山街道和金竹街道,调整后,麻江县辖杏山街道、金竹街道、谷硐镇、宣威镇、龙山镇、贤昌镇、坝芒布依族乡,共2个街道、4个镇、1个民族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麻江县地处贵州省中部,清水江上游,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大门,位于东经107°18′~107°53′、北纬26°17′~26°37′之间。麻江县城西距省会贵阳109公里,北距亚洲最大的瓮福磷矿肥基地65公里,东距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凯里市37公里,南距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都匀市23公里。
地形地貌
麻江县境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处于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麻江县以山地为主。低山、低中山、丘陵、河谷及盆地占麻江县总面积的78.4%。麻江县城海拔930米,麻江县内最低海拔576米、最高海拔1862米。麻江县国土面积1222.2平方公里。
气候
麻江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16℃,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相对湿度80%左右,无霜期长达270~301天。
水文
截至2011年,麻江县境内河流属清水江干流和重安江支流,属长江流域的沅江水系。麻江县县内共有河流228条,总长712.9公里,流域面积1201.4平方公里。其中,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1、2级河流有11条,全长238.24公里,分属清水江马尾河段和鱼梁江支流。马尾河系清水江干流,流经县境37.5公里,流域面积458平方公里。其主要河流有羊昌河、龙山河、回龙河、下坝河、三道河,白河等6条,共接纳大小支流80余条。鱼梁江属重安江上源支流。麻江县境内河流主要靠降水补给,年平均径流深658毫米,近40年来,平均地表水径流总量为8.261亿立方米,偏丰年为9.3亿立方米,丰水年为7.85亿立方米,偏枯年为6.35亿立方米,特枯年为4.58亿立方米。麻江县县内谷硐、杏山、下司、宣威等地,属纯碳酸盐岩岩溶水区,含有浅埋地下水。已查明暗河2条,泉井出水点953处,平均出水流量21升/秒。
人口民族
人口
人口21.84万人,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80.23%,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
民族
麻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麻江型”铜鼓在我国铜鼓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县境内的下司镇铜鼓村的苗族现代民间绘画更是蜚声中外。麻江历史上曾培育过一大批仁人志士。清末状元夏同和,是中国开科举以来拥有状元和留学生双重身份第一人;民国初期“麻江双壁”教育家周恭寿、物理学家周昌寿
历史文化
民俗
四月八节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苗族先祖们为了纪念苗族英雄,在四月八这一天苗族子孙们都要穿着盛装,背着芦笙,带着各色糯米饭和其他食品,,唱歌跳舞,以示敬仰,久而久之,“四月八”是苗族同胞的传统节日,也成为其他民族踊跃参加的节日。1987年5月3日,国家民委认定“四月八”为苗族传统节日。
斗牛节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对牛结下了特殊的情感,至今苗族乃保持着对牛的敬爱与崇拜心理。史记:"蚩尤有角,牛首人身。"可见远古之时,苗族早就是一个崇拜牛的民族了。
历史文化资源
麻江县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2005年,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一批100个州级民族文化村寨,麻江县的河坝、岩莺、乌羊麻3个民族村寨列入其中。2007年,麻江县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申报工作,至2008年底,麻江县共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项。2009年,麻江县将河坝、岩莺、乌羊麻等3个民族村寨作为“贵州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历史名城、村镇、街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登记、测绘并划定保护范围。同年,麻江县有4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获州级民族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称号。2010年,按国家统一部署,麻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重点从名录申报开始向保护工作转移,县人民政府公布了一批县级优秀传承人共19人,并对这些传承人进行适当的奖励。同年,麻江县还有1人获得省级传承人称号。2011年,麻江县利用非遗保护资金11万元在河坝村委会修建河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建筑面积170平方米,同年5月竣工投入使用。2012年,杏山镇六堡村被国家民委和省民委列入全国30个、全省500个特色民族文化村寨进行保护和打造。
地方特产
麻江酸汤鱼
黔东南各地都有酸汤鱼,较好的有黄平酸汤鱼,原汁原味不施油脂,符合当今饮食潮流。凯里酸汤最为有名,麻江县的酸汤鱼获得过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精品菜肴暨美食文化展特金奖和中国名宴金鼎奖。
麻江米
麻江县素有“中国锌硒米之乡”的美称,香味属清香型,色、味俱侍,口感爽滑,富含锌、硒、钙等十余种对人体有益元素及蛋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等十五种氨基酸。
蓝莓
2011年底,麻江县已发展蓝莓种植基地2万亩,分布达6个乡镇。2011年底,麻江县成立蓝莓产业技术协会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3个,带动400多户农户种植蓝莓。
文物古迹
麻江县
高枧夏同和状元第
建于清光绪初年,是清末戊戌科状元夏同和故居,位于贤昌乡高枧村狮子山脚,距县城8公里。状元第为外砖内木结构建筑,占地约400平方米,坐北向南。院内天井石板铺墁,宽8米,长10米。门楼竖挂“状元第”蓝底烫金匾一块。门两侧书刻“随时爱景光,努力崇明德”楹联一幅。门楼共3间一栋,两厢房及正厅组成四合院,外有砖墙围护。光绪二十年(1899),夏同和返乡省亲祭祖,曾在此宅第居住过32天,现宅第当存完好。为褒状元声誉,民国初年将变化莫测在北京劈柴(胡同)五条南口北路的寓所称“夏状元第”。
芭茅冲
芭茅冲位于下司镇翁港村,是刺杀袁世凯的壮士张先培的故乡。这里群山环抱,山峦叠翠,下坝河蜿蜒曲折,穿流于寨前田畴阡陌间,村寨对面山上有7米左右高的棒捶形“将军石”。据史料记载,芭茅冲可,芭茅冲可谓是封建社会将军的摇蓝,张先培之父张梁(字梓材),清末总兵,以“军功”起家,诰授建威将军,生于道光丁酉的(1837年),逝于发国末年(1919年)。张先培祖父张再兴、曾祖父张云、高祖父张友材都是诰授振威将军,祖母是“一品夫人”,远祖父乡骠诰授武略将军……。入黔始祖乡聚是明洪武年间的武威将军。“一品夫人”、“建威将军”都葬在芭茅冲,“一品夫人”墓华表仍在,将军墓文清晰可见。
张梁为官清廉,所得奉禄,都用在培养子女读书、济贫民百姓,为家乡父老办好事上。他捐资为家乡修建了三座石拱桥,三条三街路、修在翁港中寨和老山河上的两座石拱桥已被洪水所毁,仅存横跨寨前河上的一座福德桥。桥长9米,宽2.5米,拱高6米,桥中倒插一把宝剑,据说是为防龙起身毁桥而设。桥头立有光绪之年(1875年4月)福德碑,碑文记载了修桥始末及功德。
吴传声墓
吴传声为护国捐躯,黎元洪总统追赠陆军上将都督衔。葬在下司保秧洲后山,距下司镇1.5公里。墓长6.32米、宽3.2米、高2.2米。墓碑由5块精凿的大青石镶成,高1.65米,中宽0.86米,顶檐宽1.08米,内碑宽0.6米,厚0.4米。立于民国十五年(1962年)清明节。碑文楷书阴刻,上檐横书“福我中华”4字,两侧竖书“力挽狂澜作中流之砥柱,功标青史垂令德于名山”挽联一幅,正碑居中竖写“吴公传声之墓”6字,每字17厘米见方,右下为立碑时间,左下为立碑者名。侧碑从右至左竖刻吴传声墓表,字约2厘米见方。
“农家乐”休憩娱乐
下司距凯里市仅20公里,是凯里市实际意义上的郊区。这里环境优美,人杰地灵,玉带似的清水江绕城而过,仿若西方“威尼斯”。“农家乐”就设在清水江沿江两岸,目前已有10家农户挂牌开业。尤其是湾塘,座落在清水江冲积而成的沙滩上,对面是司晨公路,寨脚到江面之间是绿草如茵的草地,仿若是天公铺就的天然地毯。寨子右面是一望无垠的稻田,后面是松树林,寨子绿树成荫,冉冉竹林,柔柔垂柳,寨子中间镶着鹅卵石步道。地面干干净净,清清洁洁。村民们很好客,若此时你作为宾客漫步寨中,父老乡亲们定把你拉到家中,端着自己酿造的浓醇的糯米酒让你一醉方休。如果你不喝酒,他们也不会强迫你,可以随意挑选品尝农家饭菜,吃过饭后自由地与农民们聊天、散步,在沙滩的草地上滚打,在河水里嬉戏,解除您在城市车辆喧啸的烦恼和一周工作劳禄的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