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一个承载着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它曾是清朝皇家园林,被誉为“万园之园”。在19世纪的一场浩劫中,这座园林几乎被毁灭殆尽。如今,我们依然能够从残存的遗址中感受到它昔日的辉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探寻它的历史与魅力。
一、圆明园的历史
圆明园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扩建,最终形成了占地面积达350公顷的庞大园林。园中建筑众多,包括殿堂、楼阁、亭台、桥廊等,布局严谨,风格独特。圆明园不仅是皇家园林的代表,更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二、圆明园的布局与建筑
圆明园的布局以“山环水绕、亭台楼阁”为特点,分为前湖、后湖、昆明湖三个部分。园中建筑众多,以下列举一些著名的景点:
| 景点名称 | 简介 |
|---|---|
| 万寿山 | 万寿山是圆明园的核心区域,山上有佛香阁、谐奇趣、远瀛观等建筑。其中,佛香阁是园中最高建筑,登上佛香阁,可以俯瞰整个园林。 |
| 大水法 | 大水法是圆明园中最为壮观的水景之一,由喷泉、雕塑、水池等组成,体现了西方建筑风格。 |
| 海晏堂 | 海晏堂位于圆明园的东北角,是乾隆皇帝的寝宫。堂内有精美的瓷器、玉器等文物。 |
| 长春园 | 长春园位于圆明园的南部,以假山、亭台、水景为主,是园中最为幽静的区域。 |
三、圆明园的毁灭与保护
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圆明园遭到洗劫和焚毁。这场浩劫使圆明园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只剩下残垣断壁。人们对圆明园的记忆并未消失,反而更加珍惜这座历史遗迹。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高度重视圆明园的保护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圆明园遗址公园逐渐恢复原貌,成为人们缅怀历史、感受文化底蕴的好去处。
四、圆明园的文化内涵
圆明园不仅是一处园林,更是一座文化的宝库。园中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形式丰富多样,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华。以下列举一些圆明园的文化内涵:
* 皇家园林的典范:圆明园代表了清朝皇家园林的最高水平,其布局、建筑、装饰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中西合璧的文化融合:圆明园既有中国传统园林的元素,又有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
* 宗教文化的体现:圆明园中有多处宗教建筑,如佛香阁、梵音洞等,反映了皇家园林中宗教文化的内涵。
五、圆明园的游览建议
游览圆明园,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合理安排时间:圆明园面积较大,景点众多,建议提前规划游览路线,以免浪费时间。
2. 关注天气:圆明园位于北京市区西北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建议游客根据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衣物。
3. 参观重点景点:万寿山、大水法、海晏堂等景点是圆明园的精华,不可错过。
4. 了解历史背景:游览圆明园时,可以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更好地感受园林的魅力。
总结
圆明园,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皇家园林,虽然遭受了历史的磨难,但它依然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魅力,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走进圆明园,探寻历史的足迹,感受文化的底蕴。
圆明园的景点有绮春园、长春园、文源阁、正大光明殿、九州清晏等。
1、绮春园
绮春园位于圆明园的东南侧,是由若干个不同时期的小型园林组合而成,且形状不规则,所以园林总体较为松散,各个小园子形成组群,相互之间或以围墙相隔,或散布于水边山间。正觉寺北部有一组岛屿,没有进行专门的建筑空间营造,而是用环绕式的土山形成一个自然空间。从整体格局来看,该岛屿位于中心位置,起到了分隔景区、水面的作用。
2、长春园
长春园南部以大型的水景为主体,整体布置疏朗开朗,疏密得当。园门为长春园宫门,五楹,门外左右各有铜麒麟一只(现仅存一只,陈列于颐和园仁寿殿前)。其南建影壁一座。入门为澹怀堂,九楹,卷棚歇山顶,前有月台丹陛,东西配殿五楹。正殿之北为河岸,建方亭一座,有廊与正殿相通。
3、文源阁
文源阁位于圆明园景区的北方坎位,上应白水星,在五行中代表水。从现存的样式雷图档来看:文源阁坐北朝南,阁额和阁内“汲古观澜”匾及楹联等均为乾隆帝御书,屋顶上覆盖黑色绿剪边琉璃瓦,从外观上看为上下二层,每层各六间,双檐歇山顶。
实际上内部结构为上中下三层,前后出廊。文源阁各脊及吻兽、走兽等均为绿色,正脊的琉璃云海中饰有九条紫色游龙。
4、正大光明殿
正大光明殿,是圆明园的正殿,也是皇帝每年举行生日受贺、新正曲宴亲藩、小宴廷臣、中元筵宴、观庆龙舞、大考翰詹、散馆乡试及复试的地方。殿上悬雍正手书“正大光明”匾额,殿堂7间,前面有宽大的月台,东、西配殿各5间。
5、九州清晏
九州清晏,位于前湖北岸与正大光明殿隔湖相望,由三进南向大殿组成,第一进为圆明园殿,中间为奉三无私殿,最北为九州清晏殿;中轴东有“天地一家春”,为道光出生处;西有“乐安和”,是乾隆的寝宫;再西有清晖阁,北壁悬挂巨幅圆明园全景图,原图现存法国巴黎博物馆;清道光十年又在“怡情书史”附近建起“慎德堂”等殿宇,均为皇帝寝宫。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圆明园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
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
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
扩展资料:
圆明园的园林特点:
1、占地面积
圆明园占地3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一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等于8.5个紫禁城。
2、水主题元素
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圆明园后湖景区,环绕后湖构筑九个小岛,是全国疆域《禹贡》“九州”之象征。
3、建筑风格
圆明园还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大量仿建了中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园胜景。乾隆皇帝弘历曾经六次南巡江浙,多次西巡五台,东巡岱岳,巡游热河、盛京(即沈阳)和盘山等地。
4、建筑形式
圆明园的主要建筑类型包括殿、堂、亭、台、楼、阁、榭、廊、轩、斋、房、舫、馆、厅、桥、闸、墙、塔,以及寺庙、道观、村居、街市等,应有尽有。
5、宗教元素
圆明园的寺庙园林,也是反映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侧面。安佑宫(鸿慈永祜),是按照景山寿皇殿的旧例建造的。用来祭奉康熙、雍正皇帝“神御”,是园内的皇家祖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圆明园
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有“万园之园”的美称,意为什么样式的园林这里都有。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这座超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了。她原为清代举世无双的皇家御苑。
建设始于1709年,基本完成于1809年,历时一个世纪。从那时起,嘉庆,道光和咸丰三代人的修复和扩建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以前人们叫圆明园,实际上是圆明,长春和H春(三轮,总面积347公顷。陆地建筑面积比紫禁城多10000平方米,周边周长约为10公里。
水域面积相当于颐和园。三个花园被墙隔开;前者是万春花园,两个公园并列在后面,左边是圆明园,右边是长春花园。圆明园是一个水上花园,占整个公园的一半以上。有些景观以水命名。
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0多个景区,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我国古代造园艺术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
在方河里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圆明园不仅有极为精美的陈设、装饰,还收藏和陈列着全国罕见的珍宝、文物、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
扩展资料:
发展
1、选址造园
17世纪中叶,满族夺取中原政权,建立了清朝,由于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前在东北过着游牧生活,气候凉爽。入关后,他们对北京干燥炎热的气候不适应,特别是在康熙初年,紫禁城发生过火灾后,为了防火,砌了高高的宫墙。于是,从康熙初年,便开始修建园林,这种修建工程延续了二百多年。
2、建设时期
“圆明园”,这个名字是以康熙皇帝的名字命名的。雍正二年,圆明园扩建工程正式启动。在今年的第一个月,雍正皇帝被内务部派遣到树上,到了热河围场。从那时起,凡大内、西苑及三山五园营建所用木料,大部分来自围场。
雍正时期的圆明园扩建工程一般包括向南延伸中轴线,在花园南侧建造宫殿区域。它严格遵循紫禁城的轴对称形式,包括新开张的大宫门,以及左右外部房间和橱柜。各大门的超值房将成为圆明园皇帝的主要建筑群。
原有的花园将扩建到北部,东部和西部,并将建造曲水岛,并将增加展馆。这部分构成了干隆皇帝“十大场景”的主体。第三部分是建设福海建筑群及其周边建筑。扩建后,圆明园占地面积约3000亩。
3、鼎盛时期
乾隆皇帝继承后,在圆明园进行了园林景观调整,增设了建筑群。长春花园和H春花园建于圆明园东部和东南部。这三个园林属于圆明园管理部长,称为圆明三元。
在清朝中期,公园内还有一些额外的建筑和改建。公园的主要园林景观是着名的“圆明园四景”,以及紫碧山庄,藻园,若凡之阁,文苑阁等。那时,大约有600座主要的花园建筑物悬挂着斑块,这是古代和现代中国和外国皇家园林的冠冕。
4、火烧圆明园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
1860年10月7日,英国和法国入侵者进入圆明园之后,他们被皇帝给了法国最罕见的东西,他们藏在法国博物馆里。在法英入侵军队的第二天,这些物品的诱惑再也无法抵挡。官兵聚集在一起抢劫抢夺花园里的金银珍品和文化艺术珍品。
英法侵略者偷走了圆明园的宝藏。因为公园里的家具和帐户已被抢劫,所以永远无法澄清。以下信息或权限可用于管理豹。根据清代的历史资料,圆明园只有441个欧式钟表,当时只展示和放养。抢劫案后,只有一个大钟幸免于难。
之后,被土匪和侵略军“弃路”夺走的部分丢失物品达到了1,197件,这只是花园中物体的千分之一。事实上,英国和法国侵略者窃取和摧毁的大部分物品都是非常宝贵的。
5、整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先后将其列为公园用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征收了园内旱地、进行了大规模植树绿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圆明园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