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这座被誉为“人间天堂”的江南古城,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自古以来,苏州就是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们向往的地方。苏州古城都有哪些值得一游的景点呢?接下来,就让我带大家一起走进苏州,探寻这座古城的独特韵味。
一、古典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是苏州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以下是苏州一些著名的古典园林:
| 序号 | 园林名称 | 地理位置 | 建筑特色 |
|---|---|---|---|
| 1 | 留园 | 留园路 | 建筑布局紧凑,以假山、水池为主 |
| 2 | 拙政园 | 拙政园路 | 以山水为景,注重自然美 |
| 3 | 网师园 | 网师园路 | 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阁点缀其间 |
| 4 | 沧浪亭 | 沧浪亭路 | 以石径、亭台、水池为主 |
| 5 | 狮子林 | 狮子林路 | 以假山、水池、亭台为主 |
这些园林各具特色,既有小巧玲珑的网师园,也有规模宏大的拙政园。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让人流连忘返。
二、水乡古镇
苏州水乡古镇是江南水乡文化的代表,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古镇:
| 序号 | 古镇名称 | 地理位置 | 主要景点 |
|---|---|---|---|
| 1 | 周庄 | 周庄镇 | 张居正故居、沈万三故居、双桥等 |
| 2 | 同里 | 同里镇 | 荷花池、古桥、古宅等 |
| 3 | 木渎 | 木渎镇 | 寒山寺、灵岩山、古街等 |
| 4 | 西塘 | 西塘镇 | 油车弄、古桥、古宅等 |
| 5 | 乌镇 | 乌镇镇 | 东栅、西栅、古街等 |
这些古镇保留了众多的古建筑、古桥、古街等,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
三、历史文化景点
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
| 序号 | 景点名称 | 地理位置 | 主要景点 |
|---|---|---|---|
| 1 | 虎丘 | 虎丘路 | 虎丘塔、千人石、剑池等 |
| 2 | 网师园 | 网师园路 | 网师园、听涛轩、小筑等 |
| 3 | 留园 | 留园路 | 留园、听松楼、小筑等 |
| 4 | 拙政园 | 拙政园路 | 拙政园、听松楼、小筑等 |
| 5 | 狮子林 | 狮子林路 | 狮子林、听松楼、小筑等 |
这些景点展示了苏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让人在游览的感受到古城的韵味。
四、美食小吃
苏州美食是江南水乡的一大特色,以下是一些著名的美食小吃:
| 序号 | 美食名称 | 主要原料 | 风味特点 |
|---|---|---|---|
| 1 | 苏式月饼 | 月饼皮、豆沙馅等 | 皮薄馅多,甜而不腻 |
| 2 | 松鼠桂鱼 | 鲤鱼、糖、醋等 | 酸甜可口,外焦里嫩 |
| 3 | 糖粥 | 粥、糯米、糖等 | 甜而不腻,口感细腻 |
| 4 | 油豆腐包 | 油豆腐、肉末、葱等 | 鲜嫩多汁,美味可口 |
| 5 | 蟹壳黄 | 面粉、蟹肉、葱花等 | 酥脆可口,香气扑鼻 |
这些美食小吃,让人在品尝的过程中,感受到苏州的风土人情。
苏州古城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无论是古典园林、水乡古镇,还是历史文化景点,都让人流连忘返。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也可以品尝到地道的美食小吃。如果你还没有来过苏州,那么赶紧计划一次旅行吧!相信你一定会被这座古城的美丽所吸引。
苏州旅游景点大全:金鸡湖、同里古镇、虎丘山风景百名胜区等。
1、金鸡湖
金鸡湖属太湖支流,有进、出水口10余条,北纳娄江之水,西受相门塘、葑门塘来水,出水主要通过斜塘河泻入吴淞江,故属吴淞江水系。金鸡湖境内有音乐喷泉、水上摩天轮、李公堤、桃花岛、金鸡湖大桥瀑布等景点。
金鸡湖中心度位置处于北纬31°18′,东经120°42′,位于苏州老城区东北部、苏州工业问园区地域中心部位,南面与独墅湖隔李公堤相望,沿湖岸线大部分在娄葑(斜塘)境域,湖东北部分岸线在唯亭(跨塘)境域,水域面积7.4平方公里。
2、同里古镇
同里古镇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宋代建镇。镇区内始建于明清两代的花园、寺观答、宅第和名人故居众多,“川”字形的15条小河把古镇区分隔成七个小内岛,而49座古桥又将其连成一体,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
同里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容先民在此刀耕火种、生息繁衍。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这里成为吴地最富庶的地方,故原名”富土“。
3、虎丘山风景百名胜区
虎丘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角的虎丘山风景名胜区,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有“吴中第一名胜”、“吴中第一山”的美誉,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写下“尝言过姑苏不游虎丘,不谒闾丘,乃二欠事”的千古名言。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十佳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单位。
苏州景区有:山塘街、苏州平江路、苏州诚品书店、苏州白鹭园、苏州中心、钟书阁、金鸡湖游船。苏州园林、小桥流水只是管中窥豹,听昆曲的行腔婉转、找个苏州人聊聊、随意走走停停,才是真正的江南味道。
建议游玩天数:苏州游玩1-5天均可。1天时间游玩拙政园、苏州博物馆等。3天时间除了苏州市著名的景点,还能增添一场古镇之行。5天时间可以将节奏放慢,或者欣赏太湖风光和金鸡湖的夜晚景色。
山塘街
山塘街西北端至虎丘,东南端在阊门,街道与山塘河并行,一座座古桥横跨河面,石板街两侧是粉墙黛瓦的老房子和林立的店铺。晚上,亮起的红灯笼倒映在河里,适合拍照。也可以乘游船,或是找家茶馆喝茶、听评弹。
山塘街为东南往西北走向,全长约七里,故有“七里山塘”之称。山塘街拥有千年历史,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苏州做官时主持修建的,如今在街道南端能看到百姓为感念白居易所建的白公祠。清朝乾隆皇帝对七里山塘情有独宠,他御笔书写的“山塘寻胜”御碑亭至今保存完好。这里还有牌坊、祠堂、会馆等古迹,仅会馆就有十几座,它们曾是外地商会的驻苏办事处,大多建于清朝中期。
苏州平江路
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一条沿河的小路,全长约1.6公里,苏州古城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区域,堪称古城缩影。东西两侧有悬桥巷、大儒巷、中张家巷、大新桥巷等小巷,尤其东边还保留了多条水巷,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很有江南水城的特色。街区留住了街巷的旧貌,哪怕是改造而成的酒吧、纪念品店、咖啡馆也不张扬,看起来好似民居。
苏州诚品书店
品书店与其说是书店,不如说是以书店为主体的综合性大楼。整座大楼建造得相当有设计感,从东门进就能看到标志性的高18米、宽6米的72级大台阶,非常宏伟。书店内出售大量书籍,贴心地划出了供顾客坐下读书的区域,除此之外,精美的文具店、甜品店、咖啡店、餐饮店、服饰店分布在各个楼层,文艺青年来此可以逛上一整天。
苏州旅游可以分成几大类:
一、名胜古迹
1、虎丘:它作为名胜的历史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苏州古城初建时。自海中涌起的山丘,峭壁深涧、朝晖夜雾、气象万千、自然形胜;传说下藏吴王阖闾陵墓的剑池、山顶巍巍耸立千年不倒的斜塔使它充满了神秘色彩,而历代在此留下印迹的名人文士数不胜数:王羲之、颜真卿、李阳冰、陆羽、唐寅…..在此驻足的仙人也不在少数:陈抟老祖、吕洞宾、孙悟空……无数的传说故事、数不清的名人题额使虎丘在自然形胜之外又大增人文气息,所以苏东坡会说“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2、寒山寺:一首《枫桥夜泊》让它名扬天下,来苏州必定要看看这座千年古寺。
3、太湖:就位于苏州城西郊外,烟波浩渺,水汽氤氲,漫步水边栈道,身旁丛生的芦苇春夏青葱,秋冬枯黄。可以在水面泛舟,可以在岸边烧烤,非常适合一家人前往。
4、盘门:伍子胥为阖闾建城时的八座水城门之一。
5、西园寺:较为稀见的律宗寺庙,木刻五百罗汉远近闻名,其花园原为留园西花园,颇具清新淡雅的文人园林风范。
二、园林
最负盛名的有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网师园、沧浪亭,详情网上介绍得多了,但不必个个都去,如果一家有老有小,建议选择拙政园和狮子林,前者山水明秀,清新雅致,可行可坐,老人可得雅趣,而后者的假山洞窟能让小孩玩个尽兴。
如果怕人多可以选择沧浪亭,幽静的环境下更能体会苏州园林的意境。
三、水乡风貌
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去周庄、同里、角(音路)直等水乡,如果只是在苏州市区停留,可以去山塘街、平江历史街区感受水乡风貌,前者热闹,店铺林立游人如织,后者清静,适合漫步细品。
乘船也有很多路线可以选择,如环古城水上游适合晚上坐在画舫里看,而山塘街到虎丘一段适合白天看,平江历史街区里任何时候都适合乘船。
四、现代风貌
主要是指工业园区,又特别环金鸡湖风光最美。湖西的李公堤国际风情水街,中式的建筑风格,西式的餐厅、酒吧,街道左右都是波光粼粼的湖水、轻拂水面的垂杨,不管在这里用餐还是漫步都十分惬意;湖东的科文中心很有点鸟巢的感觉,而一街之隔的圆融时代广场同样现代感十足,休闲、餐饮、购物都很方便,更难得的是转过一条热闹的街道又能来到湖边,感受清新的带着潮气的风的轻拂…
五、美食
最出名的菜肴包括松鼠桂鱼、响油鳝糊、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肠肺汤、大闸蟹等,有名的苏帮菜馆子有松鹤楼、得月楼、吴门饭店等老字号,不过价格也蛮高的,不推荐;建议试试香雪海、北门饭店,口碑不错且价钱也容易接受,不过需要提前订座。
小吃方面,梅花糕、海棠糕、酒酿饼、鲜肉月饼、萝卜丝饼等各旅游景点基本都能找到。
六、特产
丝绸(包括丝绸面料、成衣、围巾、丝绸被等)、刺绣(苏绣是三大刺绣之一,双面绣苏州特有)、太湖珍珠、扇子、采芝斋的糖果蜜饯、桃花坞木刻年画等都是不错的选择,绝对是送礼佳品。
七、其他
苏州的物价比较高,园林门票价格从20元(如沧浪亭)到70元(如旺季时的拙政园)不等,但70岁以上的老人凭证件可以免票;出租车起价10元,公交车通常1元,空调加价1元;人力车夫通常要价较高,不要忘记砍价,最好自己能做足功课,知道出发地与目的地之前的大致距离,砍起价来比较有底气不容易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