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景点(东方市5A级景区)

旅游攻略 (4) 1周前

中国,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拥有着无数令人陶醉的风景名胜。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每一处都蕴藏着独特的韵味和故事。今天,就让我带你走进这些东方美景,一起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

一、江南水乡——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被誉为“人间天堂”,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典范。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都是不可错过的景点。

景点名称 介绍
拙政园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景观最丰富的一座,被誉为“江南园林之最”。
留园 留园以其精美的建筑、精致的山水、丰富的植物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著称。
网师园 网师园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私家园林,以小巧玲珑、幽深典雅而著称。

二、山清水秀——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景点名称 介绍
光明顶 黄山的主峰,海拔1864米,是观赏日出和云海的最佳地点。
西海大峡谷 黄山最大的峡谷,景色壮观,被誉为“黄山第一奇观”。
黄山松 黄山松是黄山特有的树种,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坚韧的精神而著称。

三、古都风光——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景点名称 介绍
太和殿 故宫的正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
乾清宫 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
宁寿宫 皇后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

四、沙漠奇观——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景点名称 介绍
莫高窟 莫高窟共有735个洞窟,壁画4.5万平方米,泥塑2415尊。
美术馆 展出了莫高窟的壁画、泥塑等珍贵文物。
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月牙泉是一处自然景观,鸣沙山上的沙子会发出声音,月牙泉则是一处清澈的湖泊。

五、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以山水甲天下著称,被誉为“山水甲天下,漓江山水甲桂林”。

景点名称 介绍
漓江 漓江是桂林山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清澈的江水、壮丽的山水风光而著称。
阳朔 阳朔是漓江山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田园风光和民俗风情而著称。
象山 象山是桂林山水的标志性景点,以其奇特的岩石和美丽的景色而著称。

六、世界遗产——长城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和智慧。

景点名称 介绍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是长城中最著名的一段,也是游客最多的一段。
慕田峪长城 慕田峪长城是长城中最险峻的一段,也是景色最美的一段。
山海关 山海关是长城的东起点,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关口。

七、人间仙境——九寨沟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世界自然遗产。

景点名称 介绍
九寨沟瀑布群 九寨沟瀑布群是九寨沟最著名的景点,以其壮观的瀑布和清澈的湖泊而著称。
五花海 五花海是九寨沟最美丽的湖泊之一,以其独特的色彩和美丽的景色而著称。
长海 长海是九寨沟最深的湖泊,以其宁静的湖水和美丽的景色而著称。

八、东方明珠——上海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一座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城市。外滩、东方明珠塔、豫园等都是上海不可错过的景点。

景点名称 介绍
外滩 外滩是上海的标志性景点,以其壮丽的建筑和美丽的夜景而著称。
东方明珠塔 东方明珠塔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游客必去的景点。
豫园 豫园是上海最古老的园林之一,以其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著称。

九、历史文化名城——西安

西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兵马俑、大雁塔、古城墙等都是西安不可错过的景点。

景点名称 介绍
兵马俑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大雁塔 大雁塔是唐代著名的佛教建筑,也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
古城墙 古城墙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十、世外桃源——丽江

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是一个充满民族风情和文化底蕴的城市。丽江古城、玉龙雪山、黑龙潭等都是丽江不可错过的景点。

景点名称 介绍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是纳西族古城,以其独特的建筑和浓厚的民族风情而著称。
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是丽江的标志性景点,也是游客必去的景点。
黑龙潭 黑龙潭是丽江最美丽的湖泊之一,以其清澈的湖水和美丽的景色而著称。

以上就是我国十大不可错过的东方美景,每一处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故事。如果你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去感受那份美好。

海南东方十大旅游景点

海南东方十大旅游景点有:海东方沙滩公园、俄娘九峰山、猴猕岭保护区、俄贤岭、鱼鳞洲、大田自然保护区、黎族船形屋、天南第一泉、汉马伏波井、白查村船型屋。

1、海东方沙滩公园

海东方沙滩公园将沙滩、大海、公园零距离融合为一体,海岸线全长2800米,面临北部湾,沙滩洁白细腻,海水清澈粼粼,是东方市绝佳的海滩景观。景区占地240亩,包含百福石雕、游乐园、健身广场、时光隧道、太极区、风情街、观海平台等景观。

2、俄娘九峰山

俄娘九峰山三月三盛会发源地俄贤岭位于海南省东方市广坝乡境内,昌化江中游的东北岸,距县城八所镇60公里,1988年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定为海南旅游风景保护区。

3、猴猕岭保护区

海南猴猕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东方市境内,与昌江、乐东交界。保护区北部有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南部有海南佳西省级自然保护区,南部有海南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北部是海南大广坝水库。

4、俄贤岭

俄贤岭三月三盛会发源地俄贤岭位于海南省东方市广坝乡境内,昌化江中游的东北岸,距县城八所镇60公里,1988年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定为海南旅游风景保护区。

5、鱼鳞洲

鱼鳞洲鱼鳞洲位于海南省东方市八所镇西南海滨,清康熙年间就已是海南风景名胜地。古人有诗云:鱼鳞洲耸接云天,策枚登临别有天。怪石回环看不厌,奇峰重叠翠相连。泉流一井清如许,浪击千层势欲颠。

6、大田自然保护区

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西部东方市境内,距市区12公里,属地势较平缓的丘陵地区,是以保护海南坡鹿(Cervuseldihainanus)及其生境为主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7、黎族船形屋

黎族茅草屋主要有两种样式,分别是船形屋和金字形屋。船形屋有高架船形屋与低架(落地式)船形屋之分,其外形像船篷,拱形状,用红、白藤扎架,上盖茅草或葵叶;金字形屋以树干作为支架,竹干编墙,再糊稻草泥抹墙,昌江王下乡洪水村的金字形屋保存较为完整。

8、天南第一泉

天南第一泉位于海南省东方市八所镇十所村,已有近2000年历史,村名追溯于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伏波将军马援统兵南下平定交趾以后,渡海入琼守卫南疆军队第十所的驻地。临海驻防,兵马苦于无井汲水。

9、汉马伏波井

“天南第一泉”名叫“汉马伏波井”,即一口汉代水井。位于海南省东方市西海岸。“汉马伏波井”井口颇大,直径八尺多,据乡人传说,此井原系方井,后人扩大为圆井,以砖砌成,井近处的有伏波祠,久已毁废。

10、白查村船型屋

白查村船型屋位于东方市江边乡。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教头岭山脚下,西至空列路岭山脚下,南至巡俄路,北至训三伯路。

东方必去八大景点

1.大广坝凤景区:位于东方市的大广坝凤景区,以其壮观的瀑布、清澈的溪流和茂密的森林而闻名。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亲近自然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2.俄贤岭景区:俄贤岭景区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吸引着众多游客。在这里,游客可以探索神秘的溶洞,欣赏奇特的石钟乳和石笋。

3.猕猴岭森林风景区:猕猴岭森林风景区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和野生动物观赏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游客可以在这里观察猕猴的自然行为,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4.鱼鳞洲:鱼鳞洲是东方市的一个著名海滨景点,以其独特的岩石形态和美丽的海滩而闻名。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阳光沙滩,观赏日出日落的美景。

5.雅龙小桂林景物帆区罩御雹:雅龙小桂林以其秀美的山水风光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而被誉为“东方的桂林”。游客可以在这里乘坐竹筏漂流,欣赏两岸的山水画卷。

6.东方水乡:东方水乡是一个充满江南水乡风情的旅游胜地。游客可以在这里乘坐小船穿梭于河道之间,感受水乡的宁静与和谐。

7.四必湾:四必湾位于东方市,是一个美丽的海滨港湾。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海边的阳光和沙滩,还可以尝试各种水上运动。

8.汉马伏波井:汉马伏波井是东方市的一处历史遗迹,传说是由汉代名将马援所建。这个古井保存完好,是游客了解东方历史和文化的好去处。

东方市有什么旅游景点游玩一天的攻略是什么

付龙园遗址位于四更镇荣村北面的付龙园上。遗址面积28万平方米,发现于1986年,现大部分已被辟为耕种旱园地,表土部分的文化堆积大部分遭到破坏。从遗址的几处自然断面分析,文化层厚1-2米,有二层堆积L上层发现有贝壳、夹砂陶片、几何印纹陶片和动物骨骼;

几何印纹陶多为灰褐色,轮制,纹饰有划纹、方格纹和水波纹等,器型主要是罐和瓮,为汉代文化层。下层发现贝壳、夹砂陶片、磨制石器和动物骨骼。夹砂陶几乎全是素面,以褐色陶为主,有少量磨光黑陶。陶器均为手制,器型以罐为主,流行圈足器和桥状耳;

石器有梯形石斧和石锛。发现的偶蹄类动物肢骨大多有砍刮等加工痕迹,有少量骨器和牛牙,为新石器时代遗存。付龙园遗址是海南省已发现的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付龙园遗址外东方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遗址还有东方新街贝丘新街贝丘遗址是较重要的文化遗存。遗址坐落在东方市北黎河入海口仅2.5公里处。遗址分布范围较大,约16000平方米。距地表0.4—1.0米的文化层中含有大量螺壳、贝壳和烧土、炭屑、烧骨,以及打制石器、陶片等遗物。石器仍是用打击法制成,少见磨制石器;

新街遗址临河靠海,海边的螺、蚌、蚝蜊等成为古人主要的食物来源,因而在文化层堆积中发现大量的贝壳遗骸,被称为贝丘遗址;

新街贝丘遗址的陶器都为夹砂粗陶,以灰褐陶为主,火候一般,陶质脆松,壁厚不匀。器形甚少,只有圆底罐和圆底釜。一般为素面,有少量装饰有粗绳纹。这些粗绳纹或有加固等实用价值,或是用于美化陶器的,表达了先人们原始的审美意识;

封建社会时代;

东方俄贤岭——三月三发源地;

俄贤岭位于东方市广坝乡境内,昌化江中游的东北岸,距县城八所镇60公里。三月三盛会即发源于东方市俄贤岭,有着一个当地家喻户晓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这个石洞是一只乌鸦精的窝。乌鸦精吞吃家禽,作践庄稼,还到处抢掠美丽的少女,弄得周围黎民百姓人心惶惶,不能安居乐业;

一天,美丽的黎族少女俄娘上山采野花,被乌鸦精抓到洞里。俄娘的心上人阿贵悲痛欲绝。这年“三月三”,阿贵带尖刀弓箭上山救俄娘。在山上跟乌鸦精进行搏斗,因功力不敌,被乌鸦精害死了。俄娘闻讯万分悲痛,发誓要杀死乌鸦精。她不露声色,细心寻找机会。有一天,乌鸦精远去归来十分疲倦,睡得鼾声如雷;

俄娘悄悄走到乌鸦精身边,拔下头发上的锥子,迅速地扎了乌鸦精两眼。乌鸦精眼瞎了,在石洞里乱冲乱撞。俄娘趁机用阿贵带来的弓箭,一连三箭射进乌鸦精的心窝,为阿贵报了仇,为黎民百姓除了大害;

此后,俄娘终生不嫁,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都到俄贤洞唱她和阿贵恋爱时唱的情歌。后来,黎族人民为了纪念俄娘,把这山洞取名为俄娘洞。此山也得名为俄娘九峰山,并在每年三月三这一天,周围的未婚的黎族青年男女浓妆艳抹集会于俄贤岭,唱着情歌寻找自己的意中人。此举逐年扩大并普遍到海南黎胞住区,成为海南黎胞盛大的传统节日;

俄贤洞原名俄娘洞,洞口在主峰东北面的半山腰,深不见底,曲径通幽。内有3个石厅,可容纳上万人。洞壁凸凹不平,各具其形,千姿百态,耐人寻趣。石厅的下面,有流水旋转,浪折洞崖,响声轰轰,水气__,凄神寒骨,消怆幽邃。这流水源于何处,归于何方,千百年来无人知晓;

俄贤岭1988年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定为旅游风景保护区;

天南第一泉(汉马伏波井)天;

南第一泉为汉代古井,名叫“汉马伏波井”。井口颇大,为汉砖青石砌成8.2尺方井,后来村民将这口汉代古泉井改砌为圆井,距今已有近2千年悠久历史;

该井位于八所镇十所村,该有近2000年历史,村名追溯于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伏波将军马援统兵南下平定交趾以后,渡海入琼守卫南疆军队第十所的驻地。临海驻防,兵马苦于无井汲水;

马援组织士兵在村旁“飞来庙”处挖掘出泉水,水质甘甜,永不枯竭,有“感恩第一甘泉”之美称。至今十所村民仍习惯于清晨围井提水饮用,井旁仍镶嵌清代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所立《汉马伏波之井碑》;

“汉马伏波井”被东方市人民政府列为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

九龙县治遗址位于感城镇入学村西侧的海滨。这里原有一座九龙山,传说山下藏有九条龙,故县城建在九龙山而得名;

据《琼州府志》记载“九龙县自汉元封元年(前110)建府于九龙山”。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立感恩县,但县治仍在九龙县旧址。明正统年间(1436-1449)将县址迁往中和乡(今感城);

九龙县城遗址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今尚存有城池的断墙残壁,破砖碎瓦,县城旁边的九龙烽火台,始建于明代,尚存有一米余高的台基。遗址证明了东方是琼州较早开发地之一;

感恩县治遗址位;

感城镇感城村。隋大业三年(607),朝廷在汉代九龙县旧址(今感城镇入学村西,西临北部湾)置感恩县,县治设在九龙山。明正统年间(1436-1449),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军事防御的需要,县治南迁中和乡(今感城村),筑土城;

据《琼州府志》载:“筑城周三百九十四丈,广一丈,高丈二尺,雉七百五十,窝铺二,辟门三。”后因年久失修,倾圮。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复修。感恩县治作为东方历史上时间最久的县城历经500余年。感恩当时在城中建有学宫(孔庙)、城隍庙、关岳庙以及政府各衙门。今城墙仅剩墙基,护城河仅城外西南部都尚存浅浅的宽6-8米的痕迹,城内亦仅存学宫(文庙)和关岳庙,其余建筑无存。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感恩学宫又称文庙。位于感城镇感城村。始建于宋,原址在今感城镇入学村。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明正统年间迁至今址;

明万历十——二十五年(1582-1597)随县治迁往大雅坡(今感城镇生旺村)。万历二十五年(1597)县治迁回今址后重建的。由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棂星门等组成。清嘉庆二十年(1815),知县时待朝改建了大成殿和崇圣祠;

今仅有改建后的大成殿保存下来。明伦堂和崇圣祠除基础外已被改建他用,其余建筑无存。大成殿平面为长方形,抬梁式木结构,有16根柱支撑,面阔五间,18.5米,进深10.5米,重檐歇山顶。殿内的塑像,祭器及碑刻等文物均荡然无存。现大成殿为感城镇粮所使用。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镇州城遗址;

位于东方镇中方村东北。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北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提刑王祖道渡海观风,谓黎地广袤,都县稀疏,奏请于生黎之地立镇州以加强统治。其下辖通华、四达两县,扼守着古代琼西通往五指山腹地的交通要道;

四年以后即政和元年(1111),以镇州“出差货物不多,中间并无人旅往返”而遂废止。古镇州城为石城,呈正方形,每边200米,面积约4万平方米。今只见土城,辟东、南、北三门。城墙最大残3.5米,顶宽1米;

城墙外有6-8米的护城壕,西北角最深处尚达3米。东门外紧挨护城壕是墓地,城外东南还有砖瓦窑址。现遗址上散布砖瓦碎片,有的瓦片上有戳印痕或文字。出土宋代陶瓮等。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符确故里位于东方市三家乡居候村西隅。共有4座墓,分别葬北宋进士符确、其父符安会、伯父符安福和祖父符兴臣。符确,原籍文昌(父辈迁居昌化),渡琼七世祖;

据《昌化县志》记载:符氏远祖河南宛丘人,鲁姓。曾任掌管秦国玉玺的“符玺令”,被恩赐“符”姓。过琼始祖符有辰,于唐朝昭宗帝李晔龙记二年(公元889年),奉命渡琼抚黎有功,嘉封世袭“万户侯”,落户文昌昌洒镇淡水村。符确为第六代孙,先后随父移居儋州三都镇和昌化镇州;

符确,昌化人。少年受苏东坡传播中原文化影响,沉静好学,博通经史。宋朝微宗帝赵佶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符确乡试中举第一名,成为镇州“解元”。翌年赴京殿试科考“破天荒”中进士及第,为海南历史上第一位进士;

晚年致仕还乡兴教,为讲学办教育建“大圣堂”、“兴贤坊”,为鼓励后学筹集学费购置盐田;

虞山摩崖石刻位于东方镇中方村和天安乡陈龙村交界的东方河虞山河段(本地黎民称之为石书河)。石刻刻在河东岸的大石上,共有三处。其一为“大元军马到此”石刻,字大20厘米,直书阴刻,其下有人迹马蹄印;

与乐东县尖峰岭“大元军马下营”石刻同一字体,为元代都元帅朱斌在至元三十一年(1294)春正月镇压黎民起义后,为了昭示威德而作。其二为“踞石吞流”石刻,学大15厘米半见方,直书阴刻,朱□鉴题,无年款;

1923年陈汉光题刻“抚之化之”石刻,字大25厘米见方,横书楷体阴刻。下有17厘米见方的“癸酉秋末至东方村开会”和“陈汉光题”,分两行,均横书。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元军马屯兵场位于新街镇附马村;

附马村,有文、吉、符等12个姓氏1600多人,其中文姓据传为南宋名臣文天祥的后裔。至今在附近的缺口岭下,仍有一处“大元军马到此”的摩崖石刻,佐证元朝至元七至十六年(1285~1294年),世祖忽必烈多次举兵伐黎,的确来到过东方。岭下附马村东南面的跑马道和练马场正是700年前元佥海北海南肃政廉访司事大都军行部率“大元军马”军屯练兵的场所;

大雅坡县治遗址位于感城镇生旺村大雅坡上,依山傍水。明万历十年(1582),为更好地控制黎地和防御海盗,感恩县治从中和乡(今感城村)东迁大雅坡(今生旺村),故感恩县当时也称大雅县;

大雅坡感恩县治呈方形,每边长约300米,城墙高约3米,顶宽3米,内土外石,城辟东、南、西三个城门和北部一个小门,城门由三合土砖砌。城外有护城壕,宽5-7米,东部最深处尚达3米。遗址保存一段20米长的石砌城墙,出土衙署宫殿的墙基,明代的砖和瓦当以及陶瓷器。该遗址对研究明代感恩县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以及民族关系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楼公坟位于感城镇布磨村东知县岭南麓。楼公,名吉福,黎族峒首,土官。其墓建于明成化四年(1468),坐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墓碑刻“感恩县土官知县楼公之坟”。为花岗岩石砌造,由墓和顶的石层两部组成;

石砌墓分五层,底四层均为长方体,向上逐层收分,第五则比第四层外伸出4-8厘米,四周成斜坡瓦陇状,坡高4厘米,第五层之上砌歇山顶小石屋。为三进院落。第一进和第二进屋中分别置有石香炉和墓碑,不巧玲珑。第三进无物。该墓曾被盗过。墓身石板也被撬移位数厘米,但保存基本完好。为研究明代的葬制、葬俗和民族问题提供了依据。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蠓蚁坟位于罗带区月村西干水塘沿岸坡上。墓主高事音,明末感恩县北富乡人(今罗带乡月村)。幼小就谙熟骑射,成人后服役军中,勇略过人。明末“黎乱”,不少村庄遭劫,高事音遂率乡勇征黎,兵败。撤退时驱马入月村干水塘饮水,被追击的黎人射杀于塘中。传说尸首漂到岸上,蠓蚁堆土营葬,故名“蠓蚁坟”;

现墓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重修。坐南向北,占地面积约25平方米。有碑亭,高约3.5米,墓封土高约3米,墓前立石碑3块,主碑中署“大明始祖功著忠勇讳事音高三公之墓”,墓保存尚好。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