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事变的历史意义(卢沟桥事变标志着)

旅游攻略 (9) 4周前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抗击外侮、捍卫国家尊严的起点。卢沟桥事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格局。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事件经过、影响等方面,对卢沟桥事变进行深入剖析。

一、历史背景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加快了对外扩张的步伐,企图通过侵略中国来实现其称霸亚洲的野心。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关键时刻,但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和软弱,使得国家面临着严重的危机。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企图一举灭亡中国。

二、事件经过

1937年7月7日,日本关东军以军事演习为名,在卢沟桥附近制造事端,向中国军队发动突然袭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双方展开激战。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迅速扩大侵略战争,中国各地纷纷响起抗战的号角。

三、影响

1.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使中华民族陷入空前的民族危机。

2. 卢沟桥事变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3. 卢沟桥事变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使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4. 卢沟桥事变使中国民族觉醒,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

卢沟桥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它不仅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也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走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张海鹏. 中国抗日战争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 茅家琦. 卢沟桥事变与抗日战争[M]. 北京:中华书局,2005.

[3] 郭绪印. 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J]. 历史研究,2007(2).

卢沟桥事变历史意义是什么

历史意义:“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中国人民的抗战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发起的一次全民族的抗战。中国人民经过流血牺牲、艰苦抗战,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一手炮制了伪“满洲国”。日军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动“华北自治”。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

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通过了《国策基准》,具体地规定了侵略中国,进犯苏联,待机南进的战略方案。同时,还根据1936年度侵华计划,制定了1937年侵华计划。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华北局势日益严峻。

七七周年

2014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77周年纪念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在2014年7月7日上午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隆重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

届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将现场直播纪念仪式,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将同步直播。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为了缓和危机,继续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日本帝国主义者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向中国发动了全面侵略战争。

卢沟桥位于北京城西南约15公里的永定河上,是北京通往各地的咽喉要道。从1937年6月起,日本侵略军几乎每天都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头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当晚8点钟,日寇突然向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自卫,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卢沟桥事变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的历史意义及其影响

卢沟桥事变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十分重大的历史事件,可以说卢沟桥事变对于我国的战争历史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和影响。

卢沟桥事变的历史意义及其影响

卢沟桥事变的意义可以说是十分重大的,对于日本侵略者而言,卢沟桥事变是一个标志,卢沟桥事变的发生表明了日本侵略者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而卢沟桥事变对于我国而言,也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意义,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拉开了我国全面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序幕,同时也表明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亚洲战场的开端。可以说卢沟桥事变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对于中国而言还是整个世界而言,都是一个十分鲜明的标志。

卢沟桥事变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近代中国对外战争中,近代我国一直都是饱受外国的侵略,而卢沟桥事变则是我国的一个奇耻大辱,可以说卢沟桥事变的开始也表明了我国正在遭受着日本侵略者的虎牙,从之前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之后,我国的领土一直都被日本虎视眈眈,而卢沟桥事变中我国宛平城中的士兵们英勇反抗,也表明了我国人民对于我国领土完整的强烈保护意识,同时卢沟桥事变的发生也表明了我国对于日本侵略者的全面反抗。

卢沟桥事变还有深远意义,主要是体现在我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与日本帝国主义较量的过程中,卢沟桥事变是一个全面抗日战争的标志,而最后的战争胜利无疑是对卢沟桥事变的呼应。

卢沟桥事变的历史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一手炮制了伪“满洲国”。日军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动“华北自治”。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通过了《国策基准》,具体地规定了侵略中国,进犯苏联,待机南进的战略方案。同时,还根据1936年度侵华计划,制定了1937年侵华计划。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华北局势日益严峻。当时,守卫平津地区的中国守军为第29军,军长宋哲元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卢沟桥的历史意义

卢沟桥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是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

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部的永定河上,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它建于金朝时期,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然而,卢沟桥更为人所熟知的是它在现代历史上的地位。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中国驻军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日军随即向中国军队开火,中国军队奋起反击。这就是历史上的“七七事变”,也称为“卢沟桥事变”。这一事件标志着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卢沟桥事变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成为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因此,卢沟桥作为这场战争的起点,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总之,卢沟桥不仅是一座古老而坚固的石拱桥,更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地标。它见证了中华民族在面临外敌侵略时的勇敢与坚韧,也提醒人们不忘历史,珍惜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