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这座被誉为“东方明珠”的国际大都市,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地游客向往的目的地。香港旅游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将从香港旅游的现状、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对香港旅游2025进行展望。
一、香港旅游现状
1. 港澳游持续火爆
近年来,港澳游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热度。据香港旅游发展局数据显示,2019年香港接待旅客超过6800万人次,其中内地游客占比超过70%。港澳游的火爆,得益于两地地理位置的优越、文化底蕴的深厚以及旅游资源的丰富。
2. 旅游产品多元化
香港旅游产品日益多元化,包括购物、美食、观光、娱乐、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香港迪士尼乐园、海洋公园、维多利亚港、太平山顶等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香港的购物、美食、娱乐产业也颇具特色,成为游客必打卡之地。
3. 旅游基础设施完善
香港旅游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香港国际机场、港铁、巴士等交通工具覆盖全港,方便游客出行。香港酒店业发达,各类酒店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二、香港旅游2025展望
1. 旅游市场持续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内地游客对香港旅游的需求将持续增长。2025年,香港旅游市场有望实现突破,接待游客数量达到7000万人次以上。
2. 旅游产品创新升级
为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香港旅游产品将不断创新升级。例如,推出更多以文化、艺术为主题的旅游线路,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加强与内地其他城市的旅游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品牌。
3. 旅游业融合发展
香港旅游业将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如文化、教育、体育等。通过举办各类国际性活动,提升香港旅游业的国际影响力。香港将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三、应对策略
1.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为提升游客满意度,香港需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保障游客权益。
2. 加强旅游宣传推广
加大旅游宣传推广力度,提高香港旅游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利用新媒体、短视频等渠道,传播香港旅游魅力。加强与内地旅游机构的合作,拓展客源市场。
3. 优化旅游环境
持续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游客出行体验。加强旅游景点的保护与修复,提升景点品质。加强城市绿化,打造宜居宜游的城市环境。
展望香港旅游2025,我们充满信心。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香港旅游业将继续发挥优势,创新升级,为游客带来更加美好的旅游体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香港这座“东方明珠”将更加璀璨夺目。
很多人都听说了海南2025年封关的消息,但是也有很多人还不知道海南封关是什么意思,意味着什么,下面大家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海南2025封关什么意思,海南2025封岛啥意思。
海南2025封关什么意思
封关运作是指什么?
封关运作是指在海南全岛建成一个由海关监管的特殊区域。在这个特定区域内,“封关”的概念也可以简称为: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海南自贸港建设面临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就是2025年底前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一线”指的是海南自贸港与全世界的联通。这意味着和全世界的联通更加顺畅,岛内实行更加自由便利的贸易投资政策。
“二线”指的是海南自由贸易港与内地的联通,就是在海南自贸港和内地之间进行适度的管制,目的是为了保障国家贸易管制政策的统一和做好与内地税制落差的衔接。管理的对象主要是货物、商品、运输工具,但与内地间人员往来不会发生变化。
海南封关意味着什么?
而海南封关标志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意味着以后我们内地的货物进入海南就被视为出口了,当然海南的货物进入内地就被视为进口。
在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过程中,全岛封关运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全岛封关的实施能够为海南省引进更多优质商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提高岛内商品质量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全岛封关运作也将海南省打造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和资源,促进海南经济快速发展。
海南全岛封关不是把海南封闭成一个孤岛,而是以封关为契机,把岛内的自由贸易搞活,形成更大的辐射半径,从而形成一个磁场效应。
封关运作有什么好处?
封关运作后,海南居民以后出入境从事经贸活动会更加便利,进口业务零关税,个人所得税全国最低,数据安全有序流动,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我们有望真正开启属于自贸港的幸福模式。当进一步放宽贸易限制和禁止措施,这意味着企业发展更加自由,来海南创业的机会和选择也更多了。
海南2025封岛啥意思
一、为什么海南要封关?
首先大家要弄清楚这里所说的“封关”并不是把海南孤立起来,这种封关更多的是货物上的封关,税收上的封关。
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划,到2025年海南将会建设成一个自由贸易港,这个自由贸易港跟我国的香港还有新加坡、迪拜等一些国际城市类似。
在海南这个大的自由港内,国际货物可以自由进出口,海南跟内地的关系就是进出口的关系,内地货物发到海南属于出口,海南的货物发到内地就是进口。
二、封关后会带来哪些影响?
封关之后海南将作为一个自由贸易港运行,到时海南省内的企业、个人就业、购物旅游等各种方面都会实行独立管理,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这种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0关税。
目前大陆的关税大约是在13%~17%之间。
在海南封关之后,海南省从境外其他地区进口的货物将实行清单式管理,大部分商品实行零关税,这样大家去海南购买一些境外商品的时候,价格就会很低,可以低83%~87%之间。
这种零关税对于那些价格比较高的奢侈品来说会有很大的优势,到时很多朋友都可能到海南去购物。
不过说到这很多朋友可能会有一些疑问,既然海南实行零关税价格那么低,那内地的朋友能不能去海南大批量的采购这些零关税产品,然后再运到内地销售呢?
可以肯定是行不通的,根据国务院出台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相关规定,2025年海南全面封关之后,每人每年免税额度将从目前的3万元提升至每人每年10万元。
这意味着大家每年只能申报10万元以内的免税购物,超过10万元就要额外缴纳关税。
而且实行封关之后,大家所携带的货物会有很大的限制,大多都实行离岛提货。
也就是你去海南购买的东西,你不能随身携带,而是要通过机场、火车或者邮寄的方式进行提货,这些东西会有严格的审核,所以不能大批量的采购。
当然现在海南也在推出一种新的提货方式,那就是现场提货,但需要提供担保措施,未来这种现场提货的方式还有可能会逐渐放开。
由此可见,就算海南有大量的免税商品,大家也不能大量的采购,如果超过10万块钱就需要申报关税,如果大家不申报关税,而是通过其他方式拿回内地就属于偷渡了。
2、企业所得税优惠。
目前内地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大约是在15%~25%之间。
但在海南全面封关之后,在海南省设立的企业,企业所得税将降低到15%,这个税率不仅比内地低,甚至比香港新加坡等一些自由贸易港的企业所得税还要低。
3、个人所得税优惠。
目前内地的个人所得税根据应税所得额不同,大概在3%~45%之间。
而海南实行封关之后,个人所得税的最高税率是15%,也就是说不管你的个人所得是多少,最高只会征收15%的个人所得税,这对高收入人群来说会有很大的吸引力。
当然除了上我们上面所列出的一些跟税费有关的制度之外,在海南全面封关之后他们在获进出口手续等方面也会进一步简化,这有利于促进国际货物的流通,从而提升海南自由贸易岛的竞争力。
简单来说,海南岛封关之后,未来它的目标就是奔着香港、新加坡这种自由贸易港而去的,短期内会成为全球购物中心,长期来看很有可能成为金融中心。
三、封关后大家去海南需要通行证吗?
看到海南封关之后,各种税费有那么大的优惠,大家是不是蠢蠢欲动呢?是不是想着去海南创业或者就业了呢?就算不去海南创业就业,但去海南购买一些零关税的国际商品总可以吧。
再说一直以来海南都是我国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前往海南各大城市旅游。
按照目前的政策,海南人员、物流是可以自由流通的,并没有太大限制。
但在海南全面封关之后,货物的进出口会有很大的影响,那人员流动会不会有影响呢?
很多人可能觉得一旦海南岛全岛封关之后,就会像香港那样需要特殊的通行证才可以。
但从目前海南推动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暂时没有看到需要持特殊通行证才能前往海南的相关规定。
也就是说即便到2025年海南全面封关了,大家仍然可以自由进出海南岛,没有次数限制、也不需要提供特殊的证件或者办理特殊的手续,人员进入海南跟目前的手续基本是一致的。
但从海南返回内地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按照现有政策,大家从海南购买的东西可以随便拿回内地。
而一旦未来海南全面封关之后,从海南购买的零关税商品会有严格的限制,大家不能随便拿回内地,而是需要进行申报,相当于多了一个手续。
从整体来说,即便海南岛全面封关了,大家去海南旅游购物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在这次的海南自贸港方案中明确了时间节点,2025年将要封关,海南从此与内地成为两个〝世界〞,海南自贸港封关不单单是人、财、物的物理封关,五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自贸港初期的发展格局。
封关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人心的变化
政策无缝落地的严格监管
人脉搭建的机会成本
进出岛的难易程度
身份角色的变化(自贸港建设者)
职位争夺竞争加剧
商业布局的胜算概率
五年后的购房成本增加
商铺、住宅与商用办公的租赁成本上升
还有燃油车摇号的中签概率更加渺茫
五年后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完善会导致内地的燃油车进入海南可能会阻挡在广东徐闻,说不定燃油车一律不准进岛自驾游,必须岛内租新能源汽车。都会在今年与五年后执行的政策有天壤之别。
2
毕竟自贸港方案中表明了要外松内紧,面对二线区域要严管与监督,面对一线则能放就放,两种区域不同的监管程度造成了很多不可预测的变化。
自贸港发展初期正是红利井喷期,大把的红利在于初期还没那么多人进来抢食,很多人在犹豫,在思考,在评估利弊之后才会决定抛家舍业来到海南闯荡,这个时期正是在岛内收割红利最好的时间点。
看看海南岛内大批的基建项目成百上千,发展自贸港势必从基建设施开始铺垫,铺路修桥,公共设施的建造服务业中新业态大批的进入海南布局,都会间接带来很多机会,五年后封关和此刻的松散管理肯定差距之大。
毕竟刚开始很多城市管理者的思想和管理手段还很落后,还在探索和自我教育,市场的机会就是在初期还很放松,等五年后?看看海南住宅地产五年前的土地和现在的土地购买的难易对比就知道了,〝肥肉〞要早吃,晚了就只能喝汤甚至这碗汤在五年后的价格不菲。
不管是90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还是别的区域改革初期都有一群敢于吃螃蟹的勇敢者尝到甜头,拿到自己想要的资源,积累第一桶金或者经验能力的提升。红利不全是金钱的所获,还有磨练了这批人的意志和坚韧,眼界和格局的提高。
3
面对中国唯一的社会主义特色自贸港,此生怎么能错过百年一遇的机会。五年后再决定来海南打拼那就属于后知后觉了,五年内的政策和市场机遇理解多透彻,决定你未来能在海南自贸港发展中走多远。
另外改革初期国家给的政策支持太大,很多管理者还处于懵圈阶段,看看90年代的改革吃尽红利的那批人都是敢想敢做,冒着风险去淘金,实现自己的目标。
各层面的人民公仆面对政策这么大,想吃透,理解全面,执行落地都需要时间和转变思想,五年的时间足够让某些闯海人在海南闯出一片小天地,站稳脚跟,扎根海南。其实封关也是变相的封岛,自贸港建设初期风险大必须采用封关来降低风险,明面上给予很多自由,背后一定采取外松内紧的监管方式。
政策的理解与执行程度和机遇的把握多少造成了不同人之间的差距,这也是为什么海南岛内有小商小贩,有企业家,有无往不利的商人,还有各行各业的打工者与高管。
4
早来的优势除了竞争压力不大,还能过早的享受政府对产业支持的发展补贴资金,从而通过政府的补贴来孵化自己的项目,不断的试错,从而在五年后稳固海南市场,通过自贸港平台渗透到内地市场。而且在前期随着全国范围的央企,国企还有外资企业和高管的入驻,加上消费能力高的人群来到初级的自贸港发展当中更需要相匹配的服务配套和产品,而五年之内也是最好的时期去占据这些高端企业和高消费客户群的市场份额,形成护城河。
掌握这些高端客户群的需求和消费数据才能抵御封关之后更多强劲对手进入自贸港的激烈竞争。
2025年全运会举办城市在广东、香港、澳门。
在最终结果揭晓之前,有两个省是最大的竞争对手,分别是四川和湖南,其中湖南省是申办最为积极,也是最早启动申办工作的省份,四川省也早在2019年就官宣将申办2025全运会,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两个省份最终落选,而广东省携手香港和澳门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意义:
粤港澳联合承办全运会,将有助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同时对澳门体育旅游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澳门将借助全运会平台,推动文化、体育、旅游、餐饮等各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