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景点介绍(河南少林寺景点介绍)

旅游攻略 (3) 7天前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脚下,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武术的摇篮。自唐代以来,少林寺便以其独特的禅武文化闻名于世。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僧人们不仅修行禅宗,更将武术融入生活,形成了独特的禅武合一文化。本文将带您走进少林寺,领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一、少林寺的历史渊源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由印度僧人跋陀创建。跋陀在嵩山修行时,深感此地风水宝地,便在此地建寺。隋唐时期,少林寺逐渐成为全国佛教禅宗的中心。唐代高僧玄奘曾在此寺讲经说法,使少林寺声名远播。宋代,少林寺更是成为全国武术的中心,僧人们将武术与禅宗修行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禅武文化。

二、少林寺的禅宗文化

少林寺的禅宗文化源远流长,其核心思想是“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在少林寺,僧人们通过打坐、参禅、念经等方式修行,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禅宗强调“即心是佛”,认为每个人内心都具备成佛的潜能。在少林寺,僧人们将这种思想融入到武术修炼中,使武术成为一种修行的手段。

三、少林寺的武术文化

少林寺的武术文化独具特色,被誉为“中华武术的摇篮”。少林武术以刚柔并济、内外兼修为特点,讲究“手眼身步,精神气力”。在少林寺,僧人们将武术与禅宗修行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禅武合一文化。少林武术包括拳法、器械、擒拿、气功等多种形式,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少林七十二绝技。

四、少林寺的旅游资源

少林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寺内古建筑群保存完好,包括塔林、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阁等。游客还可以欣赏到少林武术表演、禅修体验等活动。在少林寺,游客可以感受到浓厚的禅武文化氛围,领略中华武术的魅力。

少林寺,这座禅武合一的圣地,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禅宗的智慧、武术的力量,以及中华民族的坚韧精神。走进少林寺,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心灵的归宿,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

少林寺,位于登封县城西北13公里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若从郑州、开封、洛阳乘汽车,可直达寺院门前。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嵩山少林寺景点介绍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因此寺建于少室山麓的丛林茂密之处,故名“少林”。正如《说嵩》中所说:“少林者,少室之林”。少林寺是我国佛教禅宗的发样地,所以又称《少林禅寺》和《大少林》.据文献记载,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印度高僧跋陀自西域跋涉来洛阳,他0幽栖,常到嵩山,又受孝文帝尊崇,“诏于少室山阴,筑少林寺而居之”。北魏正光至孝昌年间,另一印度僧人达摩来中国,修禅于嵩山少林寺。他广集弟子,传授禅宗,使少林寺的影响日益扩大,传说达摩曾在山中面壁九年,因此留影于石。

少林寺原有建筑较多,分布较广。现在少林寺包罗的范围除主体建筑常住院外,还有离寺西不远的塔林,寺西北阜地上的初祖庵,少溪河南岸的南园,钵盂峰下的二祖庵,寺东太室山麓的三祖庵,以及分散在寺周围的古塔、碑刻等。

常住院是少林寺的主体建筑,位于少溪河北岸,院内现存有山门、客堂、达摩亭、自衣殿、千佛殿(毗卢阁)和地藏殿等,常住院自山门至最后大殿南北长300余米,现有面积约4万平方米,分前后六所院落。

山门是少林寺最前面的建筑,创修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额悬“少林寺”黑漆方匾,为清康熙皇帝御书。据《少林寺志》载:此匾原悬于大王殿正门上方,大王殿焚毁后,移于此处,入少林寺山门,是一条宽阔的慢斜坡形雨道,两旁有许多重要的碑刻,有武则天撰文的《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还有日本僧人邵元所撰的息庵禅师道行之碑,碑文反映了邵元和息庵禅师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古代中日人民的友好关系。郭沫若为此曾题诗说:“息庵碑是邵元文,求法来唐不让仁。愿作典型千万代,相师相学倍相亲”。寺内还有《唐秦王告少林寺主教碑》、《唐嵩岳少林寺碑》、《宋苏东坡观音赞》等。另外还有许多著名书法家如米芾、赵孟頫、董其昌、蔡京等人书写的碑刻。这些碑刻不仅是重要的史料,而且都有很高的书法价值。

碑林的尽头是“三大殿”,即天王殿、大雄宝殿和法,堂(即藏经阁),1928年这三座重要建筑都毁于军阀的兵火。除三大殿之外,被大火烧毁的殿堂还有:钟楼、鼓楼、客堂、库房、香积厨、东西禅堂、紧那罗殿、六祖堂、阎王殿和龙王殿,还烧了7棵大柏树和“五品封槐”等。据说,大火蔓延了40余天,这是历史上少林寺最惨重的一次火劫。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有关部门已决定对被毁的建筑进行修缮和整理,天王殿、紧那罗殿、六祖堂、东西禅房和僧院已重修复原。紧那罗殿的0、妙法、持法三尊4米多高的法身,魁梧地挺立在殿中。六祖堂内恢复了达摩、慧可等禅宗六代祖师朝拜观世音菩萨的一组泥塑。菩萨身后是一组巨型山水图景,表现的.是达摩只履归西的故事,寺内的中心建筑——大雄宝殿重建工程于1986年6月完成,1985年7月寺内还新建了拥有14厅的捶谱堂,堂内塑造有坐掸、念经、练功、小洪拳、大洪拳、六合拳、通臂拳、罗汉拳、朝阳拳等204身拳武僧,形像逼真。特别是十三棍僧救唐王、明代小山和尚挂师平倭寇等,英姿飒爽,给少林寺大增风彩。

穿过法堂是方丈室,它的面积约有250多平方米。清乾隆皇帝于十五年(1750年)游祭中岳庙,路过少林寺,当晚即以方丈室为行宫。

方丈室后是达摩亭,又称立雪亭,相传这里是禅宗二祖神光为求佛法、恭候达摩、雪没双膝的地方。檐下有雕花柱,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单檐庞殿式建筑。此亭建于明代,现石柱上有题记。亭内神龛中供奉铜质达摩坐像。龛上悬有清乾隆皇帝所题“雪印心珠”四字匾。此亭现为寺僧做佛事的场所,内有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铸造的铜钟及其它鼓、钵等法器。

千佛殿在立雪亭北,又名昆卢阁,创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至明崇帧三年(1630年)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先后进行重修,现为硬山建筑。殿内正中的神龛里,供奉昆卢铜佛。殿东端的神台上,有明代汉白玉雕造的南无阿弥陀佛一尊,西墙下供达摩像一尊。殿内东、西和北墙上,绘有彩色壁画“五百罗汉朝昆卢”。画面以山水云气作底衬,并将五百罗汉区别为上、中、下三层,画中罗汉,有的降龙伏虎,有的持钵显法,有的高谈阔论,有的朝觐上尊。形象生动、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白衣殿位于千佛殿东,清代硬山建筑。因殿内绘有少林拳谱壁画,所以又称“拳谱殿”。殿内神龛中供奉白衣菩萨铜像。南北山墙画有少林寺和尚演武的场面。北墙绘寺僧徒手搏斗图共16组。这些画面生切地再现了古代少林拳的风姿。

地藏殿位于千佛殿西侧,原为清式建筑,近年重修。神龛内塑有地藏菩萨及左右二侍者像。

除以上主要建筑外,少林寺西侧还有塔院等。据记载,从隋代起,少林寺内就有塔院的建置,唐、宋时又加整修。现在塔院内有古塔两座,同建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为少林寺僧广庆所建。少林寺为千古名刹,中外游人络绎不绝。

;

嵩山少林寺必去的景点介绍

嵩山少林寺必去的景点介绍

导语:少林寺闻名天下之时大约是唐初。它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13公里的中岳嵩山上,背依五乳峰,周围山峦环抱、峰峰相连、错落有致,形成了少林寺的天然屏障。嵩山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各拥三十六峰,峰峰有名。少林寺哪里好玩,现在就随我去感受一下吧。

少林寺山门

【寺内看点】

少林寺山门

山门上方横悬康熙御题长方形黑金字匾额,石狮一对,雄雌相对。八字墙东西对称立有两座石坊,东石坊外横额:“祖源谛本”四字,内横额“跋陀开创”;西石坊内横额:“大乘胜地”,外横额:“嵩少禅林”。山门的整体结构配置高低相应,十分和谐。

天王殿

位于碑林尽头,以供奉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而得名在山门和天王殿之间,有一条长长的甬道,道路两旁就是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碑林。

大雄宝殿

殿内供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观音塑像、十八罗汉像。整个建筑结构合理,雄伟壮观,气宇轩昂。殿前两侧的建筑为钟、鼓二楼,东南为钟楼,西南为鼓楼,“晨钟暮鼓”是寺僧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的一种信号。

千佛殿

位于立雪亭后,又名毗卢殿,是寺内最后一进大殿。殿内的.壁画非常有名,是少林寺壁画中的珍品。最著名的有“十三棍僧救唐王”、“五百罗汉毗卢图”,色彩艳丽、构图和谐,衣袂飘飘。

少林寺

藏经阁

又名法堂,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内供的汉白玉卧佛像一尊系少林寺的一位缅甸国弟子所赠。在藏经阁月台下有一口大铁锅,明代万历年铸造,是当时少林寺和尚用来炒菜用的小锅,少林寺当时的昌盛与繁荣可见一斑。藏经阁东西两厢分别是东禅堂、西客堂,东禅堂是供僧人坐禅的地方,西客堂现为接待宾客及佛教徒皈依的场所。

方丈室

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清高宗弘历游少林寺时曾以方丈室为行宫,故又称“龙庭”。方丈室正西为方丈退居,即离任后的方丈住所。退居室前有对联“少室山下禅林静,五乳峰前钟磬悠。”

达摩亭

又称立雪亭。殿内神龛中供奉的是铜质达摩坐像,两侧分别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殿内悬挂的“雪印心珠”四字乃乾隆皇帝御题。

【开放时间】

08:00至17:00

【费用】

门票100元。含少林寺,塔林,三皇寨,少林武术表演。

凭学生证入园可以享受五折优惠。

少林寺塔林

【交通】

自驾: 自郑州出发,80-100公里(1.5-2小时)

行车路线: 郑州市-郑州西-郑少洛高速公路-少林寺方向-登封东下路-登封市环城路-少林寺。

公交: 在郑州火车站对面的市长途客运站乘坐开往登封市的旅游专线,30分钟一班,1小时20分钟左右。若从登封市出发,出租车费为30元左右。

旅游班车: 洛阳火车站东侧的汽车站每天早上6点、7点发车,直达少林寺。其他时间洛阳往许昌的长途汽车也经过少林寺门口。路程2个小时左右。

特别提示:

少林寺周边的黄牛、黑导众多。

忌称呼不当。 对寺庙的僧人、道人应尊称为“师”或“法师”,对主持僧人应称其为“长老”、“方丈”、“禅师”。喇嘛庙中的僧人称其“和尚”或“喇嘛”,即“上师”意,忌直称为“ 出家人”,甚至其它污辱性称呼。

忌礼节失当。 与僧人见面常见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不当之礼节。

忌谈吐不当。 与僧人道人交谈,不应提及杀戮之辞、婚配之事,以及食用腥荤等话,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忌行为举止失当。 游历寺庙时不可大声喧哗、指点议论、妄加嘲讽或随便乱走、乱动寺庙之物,尤禁乱摸乱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动应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

;

嵩山·少林寺基本介绍

一、地理位置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西麓,处于伏牛山脉的嵩山山脉中,距离郑州市约90公里。嵩山是中国的五岳之一,东西绵延近百公里,拥有72峰,自然风光秀丽。

二、历史沿革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时期,由孝文帝为了迎请印度高僧跋陀而建。少林寺最初是作为一个隐修的场所,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成为佛教禅宗的重要发源地。少林寺历经多次兴废,其中包括北周武帝时期的禁佛运动,以及清雍正年间的火灾。但每次灾难后,少林寺都得到了重建和恢复。

三、禅宗的发源地

少林寺是禅宗的发源地,菩提达摩在此创立了禅宗。他的禅法强调坐禅修行,不重玄理,而注重直接体验。达摩的禅法在中国佛教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禅宗最终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派别。

四、少林寺的建筑与规模

少林寺现有面积三万多平方米,拥有七进院落。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方丈院、达摩殿、千佛殿等。少林寺的建筑经历了多次重建和修复,融合了历代建筑风格的特点。

五、文化与艺术

少林寺不仅是佛教圣地,也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之一。少林武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此外,少林寺内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如碑刻、壁画、佛像等,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具有极高的价值。

六、自然景观

少林寺周边的自然景观也十分著名,如少室晴雪、达摩洞、初祖庵等,都是游人喜爱参观的景点。

七、现状

现在的少林寺是一个集宗教、文化、武术于一体的著名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和武术爱好者前来参观和学习。少林寺不仅是中国的文化象征,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