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窦山,位于我国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是一座集佛教圣地、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于一体的名山。雪窦山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朝圣。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雪窦山,感受这座神秘佛教圣地的韵味。
一、雪窦山概况
雪窦山,又名雪窦寺山,海拔800余米,总面积达65平方公里。据《宁波府志》记载,雪窦山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僧人在此修行。宋代时,雪窦山成为佛教圣地,许多高僧大德曾在此弘法利生。
二、雪窦山的自然风光
1. 雪窦寺
雪窦寺,始建于唐,扩建于宋,是我国东南地区著名的佛教圣地。寺内建筑宏伟壮观,环境幽静宜人。寺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等众多佛像,香火旺盛,信徒众多。
2. 千丈岩
千丈岩,位于雪窦山东麓,是一处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景区。岩壁高耸,气势雄伟,被誉为“江南第一奇观”。岩壁上有一天然石洞,名为“观音洞”,传说观音菩萨曾在此修行。
3. 雪窦瀑布
雪窦瀑布,位于千丈岩脚下,是一处壮观的自然景观。瀑布高约100米,宽约20米,水流如练,气势磅礴。瀑布附近还有“观音洞”、“一线天”等景点,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奇特的岩石地貌。
4. 桃花源
桃花源,位于雪窦山西麓,是一处集山水风光、田园风光于一体的世外桃源。春天,桃花盛开,如梦如幻;夏天,绿树成荫,清凉宜人;秋天,硕果累累,丰收在望;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三、雪窦山的人文历史
1. 佛教文化
雪窦山是佛教圣地,有着丰富的佛教文化。据《宁波府志》记载,雪窦山历史上曾有许多高僧大德在此弘法利生。如唐代高僧道宣、宋代高僧圆照等,都曾在此修行。
2. 人文景观
雪窦山不仅有丰富的佛教文化,还有许多人文景观。如雪窦寺、千丈岩、雪窦瀑布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景点。雪窦山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如观音菩萨救世、唐僧取经等,为雪窦山增添了神秘色彩。
雪窦山,这座神秘佛教圣地,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朝圣。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可以领略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雪窦山,一个值得一游的旅游胜地。
就在浙江宁波,那里拥有雄奇的雪窦山,雪窦山是著名的5a级旅游区,还是有名的佛教圣地。一波又一波的游人被这里给吸引到,这是一块拥有幽谷飞瀑的游玩胜地。优良的环境中,寺庙的留存让这里变得更加有灵气,今天来给大家介绍雪窦山。
温馨提示
1、雪窦山游人中心售票及发车时间为08:15——13:00,雪窦寺中转站下山末班车为16:20; 以下项目营运时间为,幸福列车:9:30——15:40;观光索道:9:40——16:10;玻璃栈道:8:30——15:30。
2、特惠季活动期间内,观光索道月检停运日期为:2018年11月26日,2018年12月24日,2019年1月28日。在2019雪窦山弥勒文化节开幕式期间(预计在11月份)雪窦山景区闭园;观光索道预计在12月份有为期半个月的维护,维护期间停止运营,请游客选择其他游览线路,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3、雪窦山景区系山岳型景区,不适宜年老体弱者游览,上山游客穿舒适的旅游鞋为宜。推荐游览线路已含幸福快车和观光索道,特此提示:患有心脏病、高血压、传染病、癫痫病及酗酒、神志不清等人员,谢绝乘坐幸福快车、观光索道;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及儿童需有他人陪护乘坐。
4、雪窦山为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防火形势尤为严峻,全程游览严禁吸烟。
门票信息:
游宁波溪口景区门票目前有两种:统票和单票,单票分雪窦山景区门票、蒋氏故居景区门票,此次调整的只有统票,价格从200元调整到180元,单票成人票的价格依然均为120元。
门票价格均不包含索道、小火车等交通费。
线路推荐
线路一:
雪窦山游人中心乘坐旅游直通车直达三隐潭景点→三隐潭(上隐潭→中隐潭→下隐潭)→幸福快车(西站→东站)→仰望千丈岩瀑布→索道缆车→妙高台→飞雪亭→千丈岩→张学良幽禁地→雪窦寺弥勒大佛→雪窦寺中转站乘车→雪窦山游人中心
线路二:
雪窦山游人中心乘坐旅游直通车直达三隐潭景点→三隐潭(上隐潭→中隐潭→下隐潭)→原路返回至三隐潭交通车中转站坐车至雪窦寺中转站→千丈岩入口→千丈岩瀑布顶→飞雪亭→妙高台→原路返回至千丈岩入口→雪窦寺弥勒大佛→张学良第一幽禁地→雪窦寺中转站乘车→雪窦山游人中心。
打卡景点推荐
三隐潭
特色:这里是拥有绝美景色的画廊
秋天也绝对是雪窦山的最佳游玩时间之一,雪窦山遍布红叶。看红叶最好的地方,要数三隐潭,那里的红叶景观是最壮观的。
游玩那里最好的方式就是徒步走进那里的山中,那一路上真的是美景不断,令人非常的惬意。
也许是秋季短暂时间太过于绚烂,那里还被驴友们认定是“雪窦山上最美”的画廊,大家去那里的话,一起要去那里看一看。
雪窦寺弥勒大佛;
特点:
绝美的银杏树
银杏树下的禅修之道。“一片金黄散落寺院,阵阵梵音萦绕耳畔的空灵和超脱”的场景就发生在这里。秋季游客在这里可以发现这的秋都是焕发着金色的光泽。
秋景跟这的僧人的衣裳总是搭配得恰到好处。这里的秋总是有不一样的醉意。
弥勒大佛就在这的寺庙之中。这里是有名的佛教胜地,弥勒佛在这片土地上就像是这片土地的守护神,这是属于这片土地灵魂的净土。这里也总是保留它最为纯粹的样子。
千丈岩
这里是古人最爱作诗的地方。
就在这块土地上,这里留存下王安石的“拔地万重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
这里就是无人不知的千丈岩,来雪窦山的游客都会来这里打卡游玩呢!
飞瀑是这里最大的亮点之一,瀑布水从这上百米的高空之中奔流下来,水量很大,就像是一道白虹。
妙高台
作为可以俯视亭下湖的最高点。
妙高台绝对是一个可以感受雪窦山磅礴气势的地方。
站在平台之上俯瞰,其山犹如一块调色板,色调丰富,变化多端。
雪窦寺,古称雪窦资圣禅寺,天下禅宗十刹之一。寺始建于晋,屡经兴毁,唐咸通八年(867年)重建。改名瀑布观音禅院。寺内现藏“钦赐龙藏”经书,钦赐玉印,龙袍、龙钵以及玉佛、名人画卷、书题等珍贵文物。两株汉代银杏巍然屹立寺门。寺西面中国旅行社雪窦山招待所是当年蒋介石幽禁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的旧址,1988年在此址建起的雪窦山招待所,现已作为张将军事迹陈列馆开放,成为国家级风景区雪窦山景区的又一新的人文景点。
千丈岩瀑布:“拔地万重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王安石诗)。千丈岩瀑布在雪窦寺南一华里处,以雄奇、壮观而名闻浙东,北宋真宗曾赐名“东浙瀑布”。崖顶西首上行有“飞雪亭”,可坐观飞瀑。
雪窦游志1
岁癸巳春暮2,余游甬东3,闻雪窦游胜最诸山4,往观焉。
廿四日,由石湖登舟,二十五里下北囗堰达江5。江行九折,达江口。转之西6,大桥横绝溪上7,覆以栋宇8。自桥下入溪行,九折达泉口。凡舟楫往还9,视潮上下,顷刻数十里;非其时10,用人力牵挽,则劳而缓焉。初,大溪薄山转11,岩壑深窈12,有曰“仙人岩”,巨石临水13,若坐垂踵者14;有曰“金鸡洞”,相传凿石破山,有金鸡鸣飞去,不知何年也。
水益涩15,曳舟不得进16,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17,僧多读书,不类城府18。
越信宿19,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20,高下联络21,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22,真行图画中。欲问地所历名23,则舆夫朴野24,不深解吴语25,或强然诺26,或不应所问27,率十问仅得二三28。次度大溪29,架木为梁,首尾相啮30,广三尺余,修且二百跬31,独野人往返捷甚32。次溪口市33,凡大宅多废者,间有诵声出廊庑34,久听不知何书,殆所谓《兔园册》耶35?
渐上,陟林麓36,路益峻,则睨松林在足下37。花粉逆风起为黄尘,留衣襟不去38,他香无是清也39。越二岭,首有亭当道40,髹书“雪窦山”字41。山势奥处42,仰见天宇,其狭若在陷井;忽出林际43,则廓然开朗44,一瞬百里45。次亭曰“隐秀”,翳万杉间,溪声绕亭址出山去。次亭曰“寒华”,多留题,不暇读46;相对数步为漱玉亭,覆泉47,窦虽小48,可汲49,饮之甘。次大亭,值路所入50,路析为两。先朝御书“应梦名山”其上51,刻石其下,盖昭陵梦游绝境,诏图天下名山以进,兹山是也。左折松径,径达雪窦52。自右折入,中道因桥为亭53,曰“锦镜”,亭之下为圆池,径余十丈54,植海棠环之,花时影注水涘55,烂然疑乎锦,故名。度亭,支径亦达寺,而缭曲56。主僧少野57,有诗声58,具觞豆劳客59,相与道钱塘故旧60,止余宿61;余度诘旦且雨62,不果留63。
出寺右偏登千丈岩64,流瀑自锦镜出,泻落绝壁下潭中,深不可计;临崖端,引手援树下顾65,率目眩心悸。初若大练,触崖石,喷薄如急雪飞下,故其上为飞雪亭。憩亭上,时觉沾醉,清谈玄辩,触喉吻,动欲发,无足与云者;坐念平生友,怅然久之。寺前秧田羡衍72,山林所环,不异平地。然侧出见在下村落,相去已数百丈;仰见在上峰峦,高复称此74。
次妙高台,危石突岩畔,俯视山址环凑,不见来路。周览诸山,或绀或苍,覆盂者,委弁者,蛟而跃、兽而踞者,不可殚状。远者晴岚上浮,若处子光艳溢出眉宇,未必有意,自然动人。凡陵登,胜观花焉。
土人云,又有为小雪窦82,为板锡寺,为四明洞天83。余亦兴尽,不暇登陟矣。
癸巳年的春末,我去甬东游历,听说雪窦山的景致比众山都好,于是我就去观赏了。
二十四日那天,我从石湖上了船,走了二十五里,过了北囗堰,就进了江流中。沿着江流浮行,又多次转折,到达了江口。从江口转折往西行,有一座大桥横跨在溪流之上,上面还建筑着些亭廊。从桥下进入溪流前行,又几次转折,到达了泉口。凡是在这里来往的船只,都得看着潮水的涨落或上或下,如此就能眨眼几十里。如果不是利用潮水涨落的时机,用人力拉牵行船,那就既辛苦而又缓慢。从这里前行,首先遇见的是,一条巨大的溪流靠近山跟流转,悬岩下的山谷很幽深。有一个地方叫“仙人岩”,乃是一块大石濒临水边,好象一个人坐在那里把脚下垂的样子。还有一个地方叫“金鸡洞”,相传古人凿石破山时,有一只金鸡从这里飞出,但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时代的事情了。
往前走水势越来越小,水浅拖船不能行进。下船陆行六七里,到了药师寺。寺庙的后面靠着紫芝山,这里的和尚大多数都精读诗书,不象府城中和尚那样。
在这里过了两夜,于是又沿着小溪,从山的左边出去,淌过溪水。这里四面山峰环绕,遥见一条白色的大蛇,屈曲蜿蜒地奔向深谷,原来是一条涧水。桑田麦陇,山上山下络绎连接;许多农舍,掩隐遮蔽在竹、树中间;樵童牧竖,在山坡上互相呼唤追逐,这真是走入图画里边来了。打算问一下所经过的地方的名字,而轿夫很质朴愚陋,不太懂吴地方言,有时勉强地应答,有时又答非所问,大抵问上十句能明白两三句。随即又渡大溪,溪上有一座木桥,首尾连接两岸上。宽有三尺多,长约一百余步,当地的土人在上边来来往往,非常便捷。到了溪口市,这里所有深大的宅院,几乎都颓旧,但不时地却听有读书的声音,从廊庑中间传出,听了半天不知是什么书,大概是所说的《兔园册》吧?
从这里渐渐往山上走,攀越过山脚下的树林,山路开始越来越险峻。回头斜视,方才所过的松林,已经是在脚下了。这时,一片花粉迎风而起,像是弥漫的黄尘,落到衣襟上久久不掉,我嗅过的其它香气,没有比这再清馨的了。翻越了两座山岭,首先遇有一亭当道,上面有红油漆写的大字:雪窦山。山势幽深的地方,须仰视才能看见天空,其深奥狭窄,像是落进陷阱。而突然转出林边,则跟前豁然空阔宽广,举目可望百里之外。过一亭叫“隐秀”,小亭荫蔽在茂密的杉树中间,清脆的溪流声响从亭下走出山去。过一亭叫“寒华”,有很多游人的题字、题诗,可惜没有来得及细读。与“寒华亭”相对,有几步远近,还有一“漱玉亭”,亭旁有泉,泉的洞穴虽然很小,但是可以从中汲水,喝起来很甜。又过一大亭,正当进山的路口,把山路分成两个支径。先朝理宗皇帝御笔亲写“应梦名山”四字在上边,下边是刻石,原来昭陵皇帝作梦游览的佳美胜地,他发出诏书让把天下名山都画出呈进,结果就是这座山。从这往左拐,穿过松树林中的小径,就直达雪窦了。从右边转入,道中的桥上建筑着个亭子,叫作“锦镜”。亭的下边是一圆形的水池,直径有十丈多,周围都栽种着海棠,花开时节花影投在池水中,光彩灿烂看去像绣锦,亭子就因为这个得的名。穿过亭子的小径也可到达山寺,然而山路很曲折。山寺中的方丈名叫“少野”,这个人很有能诗的声名,他拿出酒和食物来慰劳客人,我们互相谈起临安城中的故人往事,他很希望我在这里住下。我估计明晨将要下雨,而没敢弥留。
出了山寺往右侧走,登上千丈岩,见一湍流的瀑布从“锦镜”涌出,泻落到绝壁下面的深潭中,而潭深则不可测量。走到悬崖的边缘上,牵手攀树往悬崖下俯视,则顿觉眼花心跳。一条泉水,刚涌出时像是一条洁白的熟绢,而触落到崖石上,则喷薄如急雪从空中飞下,因此它上边的亭子才叫“飞雪亭”。我休息在亭上,不时地感到浓烈的醉意,真想漫无边际地论辩玄妙的事理,话语都来到喉咙,嘴唇启动就要发出,只是没有可以与之谈话的人。坐在这里思念平生好友,心中不禁怅然,久久没能过去。山寺前是一片广阔平坦的秧田,它被山和茂林环绕,与平地无异。从这山侧出去望山下的村落,与这里来比则相差有几百丈高。而抬头再看上面的峰峦,其高度又和这里相当。
过妙高台,悬垂欲落的大石突出在山崖上,回头俯视山脚下,则群山环聚,已经看不见来时的山路。而在这里环眺群山,有的深红有的深青,像是戴着盖的钵盂,像是遗弃的古弁,像是蛟龙旋跃,像是猛兽蹲伏,不能一下描绘尽它们的形状。远方晴天下的山岚,轻轻地浮上天空,很像处女的光艳溢出眉间,未必是有什么情意,而她的倩影则自然动人。凡是登览此山观赏的,都感到胜于去观花。
当地的土人说,还有叫“小雪窦”,叫“板锡寺”,叫“四明洞天”的一些景胜。但我的兴致已经尽了,没有闲适的心情再去登临。